????沈全走后沒幾日,就到了臘月二十,沈理與蔣三公子又結(jié)伴而來,兩人都是帶了東西過來,雖沒有郭氏預(yù)備的那么多,可也是吃穿用度各色齊備。讓沈瑞吃驚的是蔣三公子對王守仁的態(tài)度。
????雖說聽起來,侍郎公子要比知府公子有顯貴的多,可他們身份不是紈绔,自然不會拼爹。兩人都是讀書人,而且都是舉子。
????即便蔣三公子即便弱冠之年,也比王守仁晚一科鄉(xiāng)試,可兩人目前在科舉上的起點都是一樣的。
????沒想到蔣三公子拿了自己的文章,請王守仁指點,行的即便不是弟子之禮,可言談之間也極為恭敬。
????換做其他人,士子之間,只有謙虛的,哪里好這般大喇喇地受著。王守仁只是受之泰然,不過在點評蔣三公子時文時十分詳盡,多有點睛之筆。蔣三公子欣喜不已,望向沈理的目光多有感激。
????沈瑞在旁看的清清楚楚,曉得是沈理指點的,不由佩服蔣三公子的魄力,也佩服沈理的眼光。
????王守仁雖一心要學(xué)做圣人,可天性自然隨性,有時為人行事便極品矛盾,時而循規(guī)蹈矩,時而放蕩不羈。這樣行事,如此品貌,極容易被人誤解當(dāng)成持才傲物、玩世不恭之輩,沈理卻是慧眼識人,認(rèn)定王守仁非池中物。
????如此提挈蔣三公子,不會是無的放矢,多半是回報莊恭人對孫氏與沈瑞的回護(hù)之情。
????沈理任由蔣三公子去向王守仁請教文章,自己只拉著沈瑞說話:“瞧你氣色,倒是比前些日子強許多。只是明年遠(yuǎn)行,晉中離松江千里之遙,行船走馬,路途艱辛,你也要提前做準(zhǔn)備……”說到這里,覷了王守仁一眼道:“伯安除了文采出眾,武功也出色,你別守著寶山不知,只學(xué)書呆子似的只啃《論語》,那強筋健體之法門,也當(dāng)跟著學(xué)習(xí)一二?!?br/>
????他并未壓低音量,王守仁點評完一段時文,正用茶潤嗓子,正好聽了這一句,哼了一聲道:“沈兄莫要歪帶人,我是先生,如何教導(dǎo)弟子自有計較?!?br/>
????沈理“呵呵”兩聲道:“我不過是怕瑞哥兒身子弱,你又定好了轉(zhuǎn)年出門,若是讓他耽擱你了,倒是我的不是?!?br/>
????王守仁既是有心將沈瑞視為開山弟子,自是不容旁人輕慢,即便沈理此話未必是真的看輕沈瑞,他聽著也不舒坦,挑眉道:“我的弟子,輪不到沈兄嫌棄。沈瑞身體會越來越好,沈兄雖是狀元,可這識之能卻不好恭維?!?br/>
????沈理被堵得哭笑不得,這叫什么事,倒好像自己是外人,這師徒兩個才是一邊似的。師徒?沈理睜大眼睛,有些意外道:“伯安要收瑞哥兒做弟子?”
????王守仁瞥了他一眼,不以為然道:“甚叫要收他做弟子?沈瑞不是已經(jīng)是我弟子了?”
????沈理訕笑,心里卻有些復(fù)雜。他有些拿不準(zhǔn),心中不由生出一絲悔意。即便曉得王守仁有大才,終有凌云之日,可朝中想要彈壓王守仁的不是一個兩個,做他的弟子真的不會被他連累么?
????他不由望向沈瑞,不過看到沈瑞那尚稚嫩的小臉,又覺得自己魔怔了。沈瑞才九歲,等其科舉入仕時,少說也是十來年后,那時王守仁已經(jīng)人到中年,早就該朝中立足,自己操心的太遠(yuǎn)了。
????王華是狀元出身,如今又在禮部,不能說桃李滿天下,也是門生故舊無數(shù)。朝中諸相借著帝愛男色的流言,連壓王守仁兩科,往他身上潑半盆污水,不過是要攔著王華入閣。否則以王華帝師的身份,真要入閣,定會成為皇帝最信賴的閣臣之一。
????沈理記得岳父說過,王家出身瑯琊王氏,千年傳承,底蘊深厚,王華有輔國之才,可性子清高,不黨不群,并不適權(quán)爭。終其仕途,未必有入閣機(jī)會,不過太子聽講在即,說不定王華要再任一屆帝師。
????瑞哥兒的歲數(shù),可是同太子相差不大。
????想到此處,沈理又覺得有些沒意思,作甚就指望旁人。不是還有自己么?難道十年后,自己還護(hù)不住一個小兄弟……
????沈理與蔣三公子回去兩日,沈瑾拉著沈全來了。
????沈瑾也是給沈瑞送過年的吃喝用度的,還有四套新衣襪。根據(jù)他所說,這些東西是沈舉人打發(fā)他送來的。沈瑞與沈全對視一眼,并沒有揭破。要是沈舉人真惦記寄居在禪院的兒子,早就打發(fā)人過來,何必等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