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雀大廈出來,牛爾雖然有點失望,卻并沒有失去信心。
韓老師既然有助理,那他就絕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小角色。
既然他的助理過來相看了自己……
牛爾對自己的顏值和身材,甚至比對他的五級唱功還有自信。
這可是前世經(jīng)過無法計數(shù)的大姑娘小媳婦們驗證過的。
銀雀大廈正門面臨的這條街,叫華海麗景大街。
沿街兩側(cè)要么是娛樂唱片公司,要么就是各種影視公司或者一些演藝機構(gòu),以及一些演藝培訓(xùn)團體。
牛爾想在附近隨便找個蒼蠅館子,或者買兩個叉燒包啥的墊補一下即可。他不想走太遠,說不定就在下一刻,那個助理或韓老師就會有一個電話過來。
但這條大街有點過于,太高大上了。
別說附近根本就沒有什么蒼蠅館子,就是賣個早茶點心小吃的都沒有。
順著大街往西走了幾分鐘,就遠遠地見到了十字路口附近的人聲鼎沸。
前面那條南北向的街道,貌似美食一條街的樣子。
牛爾很快就趕到了路口。雖然并非美食一條街,茶館卻隨處可見。牛爾只是在街邊買了一份薄皮蝦餃和一碗皮蛋瘦肉粥,草草了事。
過會兒要是試唱,吃得過飽是萬萬不可。
回到華海麗景大街剛往回走了幾步,牛爾左右看了看,就在兩條街十字口一座大樓的臺階上坐了下來。
回銀雀大廈也是像傻子一樣地干坐著,不如等到電話再回去不遲。
點燃一支香煙,再點開手機地圖。
從火車進了粵城站之后,牛爾就做出了判斷。
此粵城非彼廣州。
然而進入市區(qū)后,他又覺得似曾相識。
比如街道的名稱,比如這些熟悉的早茶點心。
看看粵城的地圖,又發(fā)現(xiàn)絕不是同一座城市。
不管了,既來之則安之。
抽完這支煙,牛爾就打開琴盒,把吉他拿了出來。
在華海麗景大街工作的人,應(yīng)該大都是白領(lǐng)精英類的文化人。
而這條茶館林立街道上的人流,應(yīng)該是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的混雜。
再沒有這么好的地段,再沒有這么身份混雜的人流,更適合檢驗一下自己粵語“城市民歌”的成色了。
“城市民歌”是牛爾前世研究的一個音樂課題。
比如粵語流行曲,從起源和發(fā)展看,都和廣東與香江的城市文化密不可分。
比如阿木海來帶有彝族風(fēng)情的通俗流行歌,與涼山彝族文化及其首府西昌也會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等等諸如此類。
牛爾給韓老師發(fā)的幾小節(jié)唱腔,是周星星經(jīng)典電影《大話西游之大圣娶親》的片尾曲,《一生所愛》。
“這段愛情是五百年都沒有結(jié)果的”。
“這是一個關(guān)于五百年愛情苦海的故事……”
當(dāng)初這部電影導(dǎo)演分別給詞曲作者講述他對這首片尾曲的要求時,這兩句話直接就讓兩位詞曲大牌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曲作者盧冠廷只用一個晚上就完成了創(chuàng)作。
詞作者唐書堔更加牛逼,只用了兩個小時。
前世的牛爾是個九零后。第一次看大話西游時還不到十歲。
只看到了小妖和牛魔王很好玩,只看到了周星星和孟達大爺?shù)臒o厘頭瞎幾把亂搞。
“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
能把小妖啰嗦致死的唐僧,更是把他笑得肚子疼。
那時看的,就是個熱鬧。
后來長大了些,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上,他聽到看到了素人黃亮輝主唱,莫聞蔚和聲的這首歌。
牛爾喜歡莫文蔚演唱的個別歌曲,卻非常不喜歡莫聞蔚這個人。
沒有任何理由。
可能只是莫聞蔚的顏值,很不對他的口味而已,甚至是他最不喜歡的一種類型。
但在遮擋綜藝節(jié)目上演唱的這首歌,卻讓他把這兩人都驚為天人,唱得實在是太好聽了。
而后他就重新翻出來這部電影,重看了一遍。
又看了一遍。
又看了一遍……
“不戴緊箍,如何救你;戴了緊箍,如何愛你……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此。”
看懂了《大話西游》,聽懂了《一生所愛》,可能也就真的懂得了什么是哀傷和無奈。
愛情也好,人生也罷。
往往都是由無數(shù)個遺憾串聯(lián)而成。
“昨晚上你叫了晶晶姑娘78次……”
“白晶晶是我娘子,不叫她我叫誰?”
“還有一個叫紫霞的,你叫了她799次?!?br/> “哦,她說她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點東西,我想知道是什么……”
他終于自以為看懂了大話西游,也理解了盧冠廷在影片中的原唱。
直到此時他才意識到,盧冠廷原唱版本的那種哀傷、無奈和高遠蒼涼,后人無論如何翻唱,也幾乎是無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