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且不談這些清丈出來的土地中有多少是虛額,以全國人口的增長狀況來看,現(xiàn)在的人口應當最起碼是洪武開國時期的30倍,雖然在丁冊上統(tǒng)計的人口大約只是開國初的10倍,也就是6000萬人,但是實際上大明的人口應該在1億5千萬到2億之間。
??土地開墾增加的耕地數(shù)量不過是開國初耕地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但是同期人口卻增長了30倍。土地的增加供應量遠遠不及人口增長的速度,而且還有大量的土地被宗室、縉紳所掌握。
??這樣下去大明的百姓要靠什么才能生存下去?一頓不吃,人會沒精神;一天不吃,人會餓的發(fā)慌;三天沒吃的,百姓就要開始造反了?,F(xiàn)在就請首輔教教我,這大明什么時候要完?”
??黃立極張目結(jié)舌無言以對,雖然朱由檢無法背下馬爾薩斯的整個人口論。但人口論的基礎(chǔ)就是建立在,不斷繁殖的人口數(shù)量和土地產(chǎn)出的有限供應不足的矛盾上。
??根據(jù)這個結(jié)論,朱由檢只要調(diào)查北京城附近的人口增長狀況,在根據(jù)北京城附近的耕地開墾數(shù)量進行對比,就能完成一份簡單版本的人口論了。
??也許這份朱由檢版本的人口論涉及到的內(nèi)容不如馬爾薩斯所寫的那么精深,用詞也不如原版人口論這么簡潔,但是這已經(jīng)足夠向黃立極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了。
??一向從儒學經(jīng)典中尋找治世之道,以儒家倫常秩序觀察這個世界的黃立極,突然毫無預兆的被朱由檢揭開了,這個溫情脈脈的封建倫常秩序的社會外表之下的真實世界。
??在這種猝不及防之下,黃立極整個精神世界都受到了沖擊。如果他不是大明的首輔,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官,那么最多也就是多了一份擔憂,向當朝執(zhí)政呼吁上書罷了。
??但是身為大明首輔,他卻有著必須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然而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黃立極把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學過的儒家經(jīng)典過了一遍,卻發(fā)現(xiàn)各種儒家經(jīng)典中完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所謂的減輕賦稅和與民休息,在這種人口和土地的不可調(diào)和矛盾面前,只是一劑飲鴆止渴的毒藥。因為越是與民休息,人口增長的速度就越快。
??一方面新增長的人口需要土地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宗室、縉紳、豪商對土地的貪婪卻永無止境。這種狀況下,他之前對大明朝局所設想的,以拖待變等待大明自我恢復元氣的執(zhí)政策略,就變成了一個笑話。
??和這個大明所面臨的巨大危機比起來,崇禎略有刻薄的質(zhì)問,反倒顯得無足輕重了。黃立極自己都不禁懷疑起來,這大明還能撐上幾年?
??過了半響,黃立極才從震驚中反應過來。這還是第一次,他在君前失儀。
??黃立極已經(jīng)顧不上謹守臣道了,他注視著朱由檢的雙眼,聲音干澀的說道:“老臣無能,實在是找不到解決這個人口和土地問題的方法。不知這人口論是哪位大才所寫,臣請陛下征辟此人,也好讓老臣請教一二。既然此人能寫出這篇文章,想必對人口和土地的問題已經(jīng)研究了不少時日,如果有此人的協(xié)助,我相信集合眾人之智,我們終究能想出一個辦法來的?!?br/>
??能讓首輔黃立極反對變革的立場發(fā)生動搖,朱由檢總算松了一口氣。這表明這位大明首輔并未躲避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在這一點上,這位首輔已經(jīng)比這時代的大多數(shù)官員強上很多了。
??不過黃立極想要把人口論的作者找出來,這可讓朱由檢頭疼了一會。不管寫了人口論的西方學者馬爾薩斯,還是闡述了人口增長現(xiàn)象的amplaquo意言ampraquoamplaquo治平篇ampraquo東方作者洪亮吉,都是150年以后才出生的人物。
??朱由檢只略略猶豫了一下,就含糊的說道:“這人口論,朕所看到的不過是一篇殘文,據(jù)說是海外一名哲人所作,其人名為馬爾薩斯,因為其國風俗和大明頗為不同,所以朕按照其文的理念,重新在大明做了一次調(diào)查,這就是你現(xiàn)在看到的大明版本的人口論。至于這位馬爾薩斯是生是死,現(xiàn)在身處何方。朕也不清楚?!?br/>
??聽到崇禎這么說,黃立極無疑很失望。他咬了咬牙,然后對著崇禎俯首說道:“老臣實在無能,無法為陛下分憂。老臣請求致仕,以待陛下另選賢能,挽此大明危局?!?br/>
??看著在自己面前低下頭的黃立極,朱由檢不由搖頭苦笑。剛剛他以為黃立極比其他官員更有擔當,現(xiàn)在他才發(fā)覺,這個時代的官員其實都差不多,黃立極的擔當也就比其他人強上一些而已。
??當遇到無法逾越的困境時,黃立極的最后選擇,也就是退位讓賢了。朱由檢心中暗暗對自己說道,“這個時代敢迎難而上,直面危局的也只有一個張江陵而已。自己對黃立極抱有的期待,還是太過無謂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