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幕式最后一項內(nèi)容,不是別的,正是頒獎。
也是整個時裝周最為讓人期待的一幕。
燕服時裝周本身就是按照中國國際時裝周來設計的高校時裝周,算是一個濃縮版,然而,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畢業(yè)設計作品,能夠在時裝周展示,并且能夠獲獎,會對今后的設計生涯有極大的鼓勵,畢竟很多燕服的學生都會拿畢設作為找工作和出國深造的一個簡歷作品,也是一次檢驗大學所學知識的一個展示平臺。
就算日后成立個人同名品牌了,在初始階段,畢設作品同樣可以用自己的品牌作品,如果獲獎的話,甚至會有不少媒體借衣拍攝,這樣一來,對于個人的宣傳有很大的幫助。
不管如何,能夠在時裝周獲獎,對于日后深造還是工作或者創(chuàng)業(yè)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個人履歷。
時裝周的獎項評比,并不局限于整個閉幕秀,可以說從開幕式開始的第一場女裝成衣設計作品秀,一直到實驗班閉幕秀當中的所有畢設作品選擇出來,服設專業(yè)有不少的方向,女裝,男裝,針織,運動,甚至還有一個首次成立的實驗班,就算一個班二十個人,整個畢設作品也會有一百多人。
當然也不可能是一百多人的畢設作品都能夠參加時裝周,最多也不過是三分之二,從三分之二的人一百多套作品中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然后參加最后的評比。
整個時裝周,總共設計了8個評比項目。
設計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優(yōu)秀獎10名,以及單項獎——最佳工藝獎1名、最佳表演獎1名,當然,還有網(wǎng)絡評比的最佳效果圖獎!
這些獎項加起來,就是整個時裝周的的所有評比獎項。
當然,在這些所有的獎項當中,林崢嶸勢在必得的就是金獎,也就是整個燕服時裝周的所有獎項的桂冠。
這個獎項幾乎每一個參與時裝周的學生都充滿了期待,然而,最迫切得到的人當中,除了林崢嶸之外,就非李明哲莫屬了。
至少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們兩人是金獎最大的角逐者,至于,其他班級的學生作品會不會意外爆冷門,誰又知道呢?
畢竟時裝周之前的幾場秀,也爆出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這一次時裝周的評委團陣容其實不比國內(nèi)一些專業(yè)的賽事差多少,甚至,堪比中國國際時裝周的評審團,堪稱超強陣容。
最為著名的不用想也知道是dior首席設計師約翰·威弗爾,次之就是國際名模斯嘉麗。
服裝學院的張院長也在其中,張耀杰可是在國家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擔任著副主席的頭銜,同樣也是國內(nèi)著名的專業(yè)賽事評委,沒少擔任過中國國際時裝周的專業(yè)賽事評委。
除此之外,還有迪奧中國區(qū)總裁也位列評委席。
除了他們四人之外,還有國內(nèi)著名的設計師張觀博,他可是曾經(jīng)獲得國內(nèi)設計師最高獎項的“金頂獎”,同樣也頂著一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副會長的名頭,對方主要的身份并不是設計師,還代表著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