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一共八畝地,為了輪換作物以免重茬減產(chǎn),所以開春的時候,高粱苞米谷子等種了五畝多,其余的種了黃豆和地瓜。
一些地頭地腦,還種了點兒赤小豆,大白豆之類,沒有種春小麥。
巧蓮肚子大行動不方便,嘉康佳媛還小其實干不了多少活,所以娘三個一天好了能收六七分地,差了就收半畝,收地的進(jìn)程不算很快。
巧蓮心里有些著急,生怕變天,萬一來一場雨,那些谷子糜子可就要倒在地里了。
可她再著急也沒用啊,家里人手不夠,只能慢慢往回收。
幸虧家里養(yǎng)了那頭小騾子,如今長大了也頂用了,七月里張文廣特意找人幫著給打了掛車,大小正適合騾子用。
地離著家近,不用小騾子走太遠(yuǎn)的路,加上巧蓮娘三個也收不了多少莊稼,每天下午拉兩車秸稈和糧食回家,倒是累不著小騾子。
好在今年的天氣很成全人,進(jìn)入秋收階段,一直都晴著,沒有變天下雨。
巧蓮母子收了六七天的莊稼,好歹算是把高粱、谷子、糜子以及零碎作物收回家了,地里還剩下苞米、黃豆和地瓜。
黃豆還好說,割倒了捆起來運回去就行,苞米費點兒勁,巧蓮現(xiàn)在這樣,需要把苞米秸割倒了,再從秸子上把苞米棒子掰下來。
主要是掰苞米棒子的時候可以坐著,沒那么累,不過這樣肯定就更費時間。
還有地瓜也是,需要用鎬頭往外刨,這年月的地瓜產(chǎn)量也不太高,幸虧河邊沙地長勢好,看地瓜秧那么旺,或許地瓜產(chǎn)量不低,往回運也就更費事。
不過地瓜也有個好處,就是地瓜埋在地里不怕下霜,可以慢慢往回刨了收拾。
反正離著上凍還有些時候,巧蓮也不著急,先收割黃豆,然后收苞米,最后再收地瓜就是了。
這天早晨,巧蓮剛到地頭,掄著鐮刀開始割黃豆,遠(yuǎn)處傳來一陣馬蹄聲。
巧蓮回頭一看,不是旁人,正是張文廣兄弟連同陳家三兄弟都來了,同時跟來的,還有巧娟。
“二妹,我們過來幫你收地了,你快坐下來歇歇吧?!?br/> 巧娟大老遠(yuǎn)就瞧見妹妹在地里彎腰割豆子呢,不等馬車停穩(wěn)了,就從車上跳下來,一溜煙的跑了過來。
“我的天,你這肚子怎么這么大?”巧娟有一陣子沒見到巧蓮了,冷不丁見到巧蓮的肚子,有點兒吃驚。
“看著得有六七個月的樣兒啊,你這又是一對雙兒?”
巧蓮轉(zhuǎn)回身往地頭走,邊走邊苦笑,“我也不知道啊,這肚子的確不小,很可能又是倆。我也是奇怪了,這事兒咋全都讓我給攤上了?”
看著別人生雙胞胎覺得喜慶,可是輪到自己頭上,那真是誰遭罪誰自己知道。
巧蓮懷這一胎挺辛苦,一直吐了好久,進(jìn)八月里這才不吐了,而且還經(jīng)常頭暈,這才剛五個月,等著到了后面,估計會更累。
“姐,家里的地都收完了?可別為了我家這點兒地,耽誤了你們收莊稼。
這些活我慢慢干也不要緊,如今就剩下黃豆、苞米和地瓜了,不怕變天,沒事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