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馮去疾等人的反對,嬴羽表示無所謂,意料之中的事情罷了。
不過讓嬴羽感覺有些意外的是,站出來反對自己的官員,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不少官員全都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旁,一臉準備吃瓜的模樣。
看著下方站出來提反對意見的這些官員,嬴羽淡然道:
“本公子也覺得諸位大人的話十分有道理,不過有名氣并不一定代表著有能力,我大秦每一個官員那都是重之重,所以選擇官員必須要慎重才行。”
“好在,經(jīng)過本公子苦思冥想之后,終于是想出了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諸位大人一起看看吧。”
“青龍,將東西分發(fā)給諸位大人。”
封賞蕭何等人其實是嬴羽拋出來的餌。
而現(xiàn)在提出選舉官員的方案,這才是嬴羽真正目的。
既然本公子舉薦人你們這些大臣反對,那好本公子就不舉薦了,咱們換一個公平的方式來。
畢竟現(xiàn)在有不少官位空缺,確實需要補充,可是百官們自己把舉薦這條路給堵死了。
如此一來百官們只能按照嬴羽的方法來,不同意都不行!
隨著嬴羽一聲令下,青龍立刻帶著錦衣衛(wèi),動作麻利的將一疊疊紙張分發(fā)給了殿中所有大臣。
沒錯,就是紙。
早在嬴羽去沛縣的時候,紙張便已經(jīng)研究了出來。
如今制紙的工藝已經(jīng)成熟。
馮去疾疑惑的接過錦衣衛(wèi)遞過來的紙張,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嬴羽,這才把目光看向了手中的紙張。
入目的是六個大字:“文武科舉制度!”
隨后馮去疾開始翻看了起來,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臉色變化越大。
從最初的憤怒,震驚、疑惑、到現(xiàn)在的欣喜。
這個所謂的‘文武科舉制度’寫的相當?shù)脑敿殹?br/>
文者考律法、經(jīng)意、安民、治國、算學等。
武者考謀略、戰(zhàn)陣、練兵、勇武、騎射等。
各地選拔其中優(yōu)秀者,送往咸陽,隨后再進行一次所謂的大比拼,勝者才能有登堂入室的資格。
這‘文武科舉制度’雖然限制了氏族親貴舉薦制,可這對他們的影響并不大。
秦朝時期的舉薦和后面的朝代是不同的,雖然同是官員氏族舉薦,可是在大秦你想當官那必須得有真本事才行。
如果是草包一個,那是沒人會為你舉薦的。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連坐的政策了,如果被舉薦之人犯了錯,那舉薦之人也會受到牽連。
如此自然就沒有人敢隨意的舉薦了。
就算是舉薦那也是找一些有真才實學之人,而不是隨便的任人唯親。
如果大秦真的實行了這個所謂的‘文武科舉制度’那對于他們這些親貴氏族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畢竟在這個時代,知識是掌控在他們這些人手中的。
至于貧民百姓,低賤商賈,能把字認全就已經(jīng)是很難得了,當官他們還不夠資格。
“公子此法雖然精妙,不過尚有不足之處...”
“天下能人異士無數(shù),有些人雖然不識字可卻腹有乾坤,胸有韜略,這種人若是因為科舉制而無緣為大秦效力,豈不是一大損失。”
“在下建議,除了文武兩者之外,應(yīng)該再增設(shè)一個雜科,例如鍛鐵、制器、馴養(yǎng)馬匹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