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遞給龐涓一壇酒,嘆息道:“曹操曾多次求我為郭嘉續(xù)命,我并未理會。時也,命也。你雖未與孫臏轉(zhuǎn)世的諸葛亮交手,但已經(jīng)勝了一籌?!?br/>
龐涓點了點頭,沉聲道:“我那第二魂轉(zhuǎn)世的周瑜,已經(jīng)讀過孫子兵法,雖是精妙,但也不是天書。鬼谷子老師傳授我的兵法與其伯仲之間,我敗在了自己的心魔上?!?br/>
“唉!若前世魏王如曹公般信我,魏國何嘗不會有機會統(tǒng)一六國。”
“曹公信我,拼死一戰(zhàn)而滅強敵袁紹,奪取北方基業(yè),從此坐北望南,鴻圖霸業(yè)可期。”
“前世,我曾多次勸魏王趁秦國國力虛弱時先將其殲滅,否則必成大患。我率軍多次攻打秦國,即將將其耗死的時候,魏王失去了耐心,派我轉(zhuǎn)攻趙國?!?br/>
“我率大軍五次擊敗趙國,即將攻占趙國國都邯鄲時,齊國對魏國發(fā)起了攻擊。我佯裝魏國精銳盡出攻打趙國,實則在魏國都城大梁暗中部署兵將以防他國偷襲。齊兵鄰近,魏王還是膽怯了,令我速回救援。勝利就在眼前,我本打算抗令,攻陷趙國后再回援。沒了趙國這后顧之憂,我可率兵同大梁城內(nèi)留下的精銳前后夾擊來犯的齊國軍隊,齊國必敗?!?br/>
“卻有小人從中作梗,在魏王前進讒言,說我執(zhí)迷于攻打邯鄲,不及時回援,是不顧魏王安危,是要造反。迫于魏王不斷施壓,我只好迅速回軍,功虧一簣。魏王還因此對我產(chǎn)生了疑心?!?br/>
“馬陵之戰(zhàn),由太子申做主帥,我只是為將,沒了指揮權(quán)。太子申打算急攻齊軍,我深知孫臏狡詐多端,多次勸說太子申不要急功急利,應(yīng)穩(wěn)扎穩(wěn)打。卻沒成想他不僅不聽我勸,還令我為先鋒。后來我在馬陵山中伏,憑白便宜了孫臏?!?br/>
秦淮與龐涓碰了下酒壇,暗自感嘆,孫臏雖然厲害,但龐涓也不是白給的,畢竟也是鬼谷弟子,戰(zhàn)國名將,并非一些演義書籍上寫的那么不堪,當然,龐涓小心眼兒是真的。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
荊州,襄陽鄉(xiāng)下的一處草廬前,一位豐神俊朗的青年男子與兩個老頭相談甚歡。
青年男子即是未來蜀漢丞相諸葛亮,兩個老頭分別是龐德公和司馬徽。
諸葛亮揮動羽扇于胸前,動作瀟灑自然,“北方有一將星,其大如斗,近日忽明忽暗,終是在昨夜墜落。想必是那郭嘉郭奉孝已經(jīng)身死。將星墜落,主星暗淡,曹操征伐天下的步子要放慢了?!?br/> 龐德公微微頷首,“曹操有兩個臂膀,郭嘉獨占其一,其余眾將謀士共為其二。荀彧不弱于郭嘉,原本可替曹操撐起坍塌的一側(cè),但他終是漢臣,連不到曹操的心脈。曹操本就多疑,唯一深信不疑的郭嘉死了,想再有大的作為,難嘍?!?br/> 司馬徽見諸葛亮眼中有光芒閃爍,笑道:“孔明可是有出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