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回兄弟相遇陸家莊
楊一刀要把自己一身的絕技傳授給李德仁。
自古以來,要想成為一個醫(yī)生,可以獨立的行醫(yī)給人治病,那都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我們現在學醫(yī)那是很簡單的,高考過了分數線,你愿意去哪個醫(yī)學院就去哪個醫(yī)學院,要學哪一科醫(yī)學就學哪一科醫(yī)學。
1000年以前哪里有這條件呢?傳統(tǒng)醫(yī)學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那都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如果不是祖?zhèn)鞯尼t(yī)生,那就是必須要認師傅了,除了對醫(yī)學藥典進行學習和掌握以外,還要求師傅口傳口,人對人手把手的傳授你治病救人的手藝,一般家族的醫(yī)學都是有自己的專長,除了一些頭疼腦熱的一些小病小災,可以讓一般的醫(yī)生看以外,疑難雜癥必須找醫(yī)學世家,要么有治療的專門的手法和技術,要么就是祖?zhèn)鞯拿胤?,這都是多少年積累下來的,因為是人命關天,不是你拿幾本醫(yī)學書看一看就可以行醫(yī)的,從小學到能夠行醫(yī),那至少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對于楊一刀這樣身懷絕技的醫(yī)生,他那把小針刀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夠拿的,沒有幾年或者十幾年的功夫,你是不敢在人身上動手的。
為了讓李德仁踏踏實實的學習,老神醫(yī)李明告別了楊一刀,帶著楊一刀的重托,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繼續(xù)求醫(yī)治病,而李德仁就留在了楊一刀的診所。里的人雖然不像小徒弟那樣,起五經睡半夜地伺候師傅,也需要跟著楊一刀認真的行醫(yī)坐診。
這楊一刀為了把自己身上獨門絕技傳授給李德仁,那也是下了苦功夫的,從交給你的人,日照小針刀的工藝開始,逐漸把小針刀擅長治療的病癥,一一的介紹給李德仁,結合著臨床的治療,逐漸積累經驗,慢慢的經過三個月的學習,李德仁算是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基本的操作方法,針對小針刀特長治療的幾種病,分門別類,整理了自己的醫(yī)學筆記,雖然李德仁有學醫(yī)的基礎,也有走街串巷,尋醫(yī)問診的經歷,各種病癥見的也比較多了,治的還算是得心應手,原來不能夠治的頸椎病,腰椎病,還有一些拉傷挫傷,除了用常規(guī)的方法,是沒有別的辦法的,現在小刀針法對這幾種病癥可以說是治療專長。
每天在診所里都會有不同類型的病人找上門來,李德仁跟著楊一刀,一起確診病情,選擇治療方法,并且跟楊一刀一起施行小刀針法的治療,一頸椎病脊椎病在別人手里,那可是很黏固的病,到了楊一刀手里用小刀針法進行治療,經過一兩次的施行針法,基本上就可以取得治愈的效果。
三個月之內把小刀針法主要擅長治療的病案,基本上都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楊一刀還通過各種渠道,幫助你的人對患者的病進行確診,對一些嚴重的病癥進行分析,然后獨立的完成小刀針法的治療,楊一刀在旁邊一般都是觀看而不去指導,現在就是在復雜的病情,楊一刀都交給李德仁治療了,所以李德仁掌握小刀針法的速度也很快。
這一天,李德仁正在跟著楊一刀給患者看病,突然間從遠處飛奔過來一匹馬,上邊騎著一個家人,這匹馬到了楊一刀的門前,來人甩蹬離鞍子下來了啊,急匆匆的進了診所,找到楊一刀。
楊一刀一看,此人正是陸家莊陸老員外的管家陸明。
管家陸明,看起來也就是40多歲,濃眉大眼,高鼻梁,紅臉膛,海下飄著一縷胡須,長一斤短打扮,兩排紐扣整齊地靠著,見到楊一刀,趕緊地拱手施禮,“楊大夫,趕緊的到我們莊上去看一看吧,老員外的侄子,陸青山在和別人過招的時候崴了腳,腳脖子腫的老高,老員外,請您去莊上看病?!?br/> 看起來楊一刀和管家陸明很熟悉,雙手一抱拳對管家說,“管家趕緊的回去吧,等我收拾一下,馬上就會出發(f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