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吹綕O夫松開手,連忙連滾帶爬,翻身就要上馬;那漁夫魚桿一揮,再次將蔡瑁打于馬下,厲聲喝道:“人可以走,馬留下!”
蔡瑁臉色難看,很是為難的說,“壯士,這離襄陽城一兩百里,若是無馬,我怕是會累死在路上?!?br/> 漁夫?qū)⑹种虚L劍一舉,對著蔡瑁說道:“那我送你一程如何?”
蔡瑁一聽,再不言語,卯足氣力向襄陽城狂奔而去。
“我看這位諸葛先生沒有力氣再行走,還是先上馬。前面不遠處就是某的安身之處,我也有一坐騎,到時我送兩位先生上船?!?br/> 諸葛亮連口謝道:“多謝壯士搭救,壯士可否告知大名?”
那漁夫爽朗一笑,“賤末之人,不足掛齒,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那壯士是否識得我家主公?剛剛聽壯士之言,似乎和我家主公相識?!敝T葛亮繼續(xù)問道。
“吳使君仁義之名天下皆知,誰人不知,不足為奇?!?br/> “既然壯士以為吳公仁義,何不與我一同回下邳,共投明主,也不枉這一身本領(lǐng)!”
那漁夫半晌不言,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只是往前走著。
“壯士此等身手,若是只做一個垂釣江畔的閑云野鶴,實為可惜。”諸葛亮還在不停說著。
那漁夫停了下來,“這位小先生年紀輕輕便有如此口才,前途實在不可限量。吳公有幸,可得先生之才?!?br/> 諸葛亮哈哈一笑,看著那漁夫有些猶豫不決,心想:今番如若為主公收服一員大將,定會讓討袁之戰(zhàn)更加有把握。
“壯士,心中似乎還有疑慮,是覺得吳公不能用人還是覺得吳公現(xiàn)在勢力微弱,前途未卜?”
那漁夫連連搖頭,“非也非也!某豈是如此勢力小人,只不過當初相見,吳公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謀士,而某已為大將;如今,吳公坐擁一州,叱咤天下,而某卻落得如此地步,想來不甚唏噓,只覺得無顏去見吳公。”
“亮以為壯士雖勇猛有余,缺未明時勢。吳公雖然新得徐州,然南有國_賊袁術(shù),北有新仇曹操,俱是兵多將廣。徐州四戰(zhàn)之地,必然難以久守。今番吳公奉詔討賊,卻苦無大將,若壯士此刻去投,對吳公來說,必定如久旱而得甘霖?!?br/> 諸葛亮侃侃而談,讓那漁夫眼角一動,嘆息一聲:“可惜無尺寸之功!”
“壯士,大功就在眼前,何故說無尺寸之功?”
“請先生賜教!”
“我等身負重任出使荊州,聯(lián)合伐袁;若我等不回,此盟必破。將軍若能護佑我等返回,此聯(lián)盟一成,伐袁必勝,故此為一大功,壯士愿立否?”
那漁夫身子一震,用詫異的眼神看著眼前的那個滿是希冀的眼睛。他怎么也想不到,這個才十三四歲的少年,竟然對自己會如此盡心盡力。
“諸葛先生,實不相瞞,某乃常山趙云趙子龍。曾事舊主公孫瓚,因事見疑,故流落至此。劉玄德曾寫信給荊州劉景升,讓云來投奔。只是一來,因往事云有些心灰意懶;二來,云以為那劉景升虛名太過,并非明主,故一直沒有前去相見,一直在這江邊垂釣,打發(fā)時間。今番遇到兩位諸葛先生,也是巧合?!?br/> “原來是壯士就是子龍將軍啊!”
“諸葛先生難道聽過云?”趙云又有些詫異。
諸葛亮微微一笑,“亮曾聽聞主公言:子龍乃世之無雙勇將,若能得子龍,此生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