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郭侃下令尤俊達繼續(xù)帶兵前去罵陣,只不過這次無論怎么罵,紀靈高懸免戰(zhàn)牌,閉門不出。就這樣接連數(shù)日,一直罵著,紀靈終于忍受不了,率大軍傾巢而出,然而尤俊達見勢不妙,立刻飛馬回陣,紀靈見狀,鳴金收兵,不敢再追。
過了幾日,紀靈正在大帳與眾將議事,忽然有探子來報:“報大將軍,吳銘大軍有撤退的跡象?!?br/> 聽到這,帳下諸將議論紛紛,“定是曹操襲了徐州后方,吳銘才會撤軍,大將軍,正是追擊的時候,大將軍切莫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紀靈聽完,哈哈一笑,“諸位將軍,吳銘小兒前番陣前叫罵誘敵之事還記得否?今番再次罵陣,我讓大軍閉門不出,此番又用此法誘我追擊,諸將莫要再中吳銘奸計才是。”
“大將軍英明!”
又過了幾日,尤通麾下將士罵的漸漸少了起來,紀靈聽不到吳軍罵戰(zhàn),心里總算舒服許多。他召集眾將,開啟了教學模式,對著自己帳下諸將道:“諸將請看,自從我等堅守不出,敵軍再也不能有任何機會。所以我常和大家說為將者需要忍人之不能忍,豈不聞昔日高祖時淮陰侯韓信都能忍胯下之辱,何況我等?那雷薄和陳蘭,梁剛和樂就,我屢次勸說,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為國而死,實在可惜。”
袁軍諸將紛紛抱拳說道:“大將軍英明,我等愿意聽從大將軍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紀靈“校長”滿意地點了點頭,正想繼續(xù)教學,忽然又探馬來報,“啟稟大將軍,有緊急軍情!”
紀靈一副寶寶不高興的樣子,哼了一聲,“有何急事,快快報來!”
“東城太守急報!郭侃率軍一萬,圍攻東城,東城求援!”
東城在滁縣西北兩百里處,因為吳銘大軍俱在滁縣,所以紀靈并沒有太在意東城防守。前幾日郭侃率大軍離開,日夜兼行,不到兩日就包圍了東城郡。紀靈卻以為吳銘大軍只是在使誘敵之計,并沒有放在心上。
紀靈聽完,嚇了一跳,一下子從座位上跳了起來,“什么?你再說一遍?”
“稟告大將軍,東城被郭侃圍攻,太守緊急求援大將軍!”
紀靈眼睛瞪得大大的,他仿佛不敢相信這則軍情,無力地再次坐到了位置上。
“大將軍!東城不能有失,否則滁縣腹背受敵,必不能守!”
“大將軍,末將愿率軍兩萬,日夜兼行,救援東城。”
紀靈揮揮手,“諸位,若是輕易率軍救援,恐怕會被郭侃各個擊破;若是不救援,又恐腹背受敵,實在是兩難?!?br/> 這時,又一人說道:“大將軍,郭侃率大軍而走,而吳銘就在滁縣城外,不如趁機攻打吳銘,若是擊破吳銘,那郭侃又能有何作為,此乃圍魏救趙之計!”
“大將軍不可!圍魏救趙,圍的是城,而今吳銘只是安營扎寨,若是大軍大舉進攻。吳銘只會逃跑,若是再行追趕,滁縣必失,我等便無路可退了。請大將軍三思??!”
紀靈再次起身,一甩衣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該如何才好!”
“大將軍,不如這樣,末將帶兩萬軍馬先去救援東城,郭侃只有一萬人馬,即使兵精,我也不懼。滁縣留兩萬兵馬防守,大將軍可親自率五萬大軍前去圍攻吳銘,雙路齊下,才是萬全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