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綰綰多聽了一會兒,震驚于這個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生兒子就那么重要嗎?連當媽的都如此執(zhí)著。不想?yún)⑴c到長輩們的談話,悄悄溜了出去。
吃飯的時候,應綰綰和于倩兩姐妹坐在一起。
孫小翠突然陰陽怪氣的,“我家治勤要是有機會上大學,倩倩和靜靜穿得不會比綰綰差到哪里?!?br/> 應綰綰感覺莫名其妙,干嘛拿她和倩倩,靜靜比???她們的穿著,和三舅舅上大學有什么關(guān)系?他沒上大學還怪人家啦?
而且這兩個表妹的衣服雖然不太合身,但相比村里別的姑娘,已經(jīng)很好了,至少沒有補丁。
“吃你的飯!別找事啊?!庇谥吻诎尊哪樕⑽l(fā)青。
太陽偏西。
蕭南風和應綰綰才從于家離開。
剛離開村子,應綰綰就開始掏兜里的紅包出來數(shù),“這一趟親戚走的,送出的禮品錢都賺回來了?!?br/> 蕭南風一笑,她說話好有趣,“外婆家離咱們近一些,你有空可以常來?!?br/> 應綰綰把紅包塞進口袋,“嗯,可以啊,這些錢我留著下次來的時候買營養(yǎng)品。對了,三舅媽好像對媽有意見一樣,總是有意無意想說她兩句,她們兩個有仇啊?!?br/> 蕭南風解釋了一大段,應綰綰才搞明白。
當初于治勤和于淑慧一同考上了大學,老大和老二先后讀的大學和師范,輪到他們這里的時候,家里窮得快要揭不開鍋了,飯都吃不飽,怎么供他們上學?
所有的親戚朋友找了個遍,湊足一個人的學費,讓他們抓鬮決定誰來讀書,于治勤沒抓,直接撕了通知書,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于淑慧,他在家種地供兄弟們上。
于淑慧畢業(yè)后,留在城里做了教授,端上了鐵飯碗,知識改變命運這話在她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而孫小翠則認承于淑慧搶了于治勤的機會,現(xiàn)在過的好日子原本都是屬于他的。
每次于淑慧一回來,總得被她冷言冷語一番,私下里經(jīng)常埋怨老爺子老太太偏心閨女。
老爺子老太太偶爾聽到外面的風言風語,覺得心里有愧,從來沒反駁。
還讓兒子和閨女掏錢修了三間瓦房讓于治勤一家住。
孫小翠心里再有怨氣,也不好過分,大家一直相安無事。
對于長輩們的事,應綰綰也不好說道事非。
頓了頓,“你們家祖墳的風水太好了,子孫一個個的都出息。”這個年頭大學生都是稀缺物種,一個村子幾年也不出一個大學生,而于家的孩子上大學卻跟進自家后院一樣容易。
“之前村里干部也是這么認為的,找借口要征用那片墳地去蓋村委會,外公外婆認為祖墳在哪兒都一樣,就聽從村委會的,換了一塊地遷祖墳,后面請人做了一場法事就算完了。
后面遷了祖墳于家還是出大學生,也許像你說的,聰明的基因會遺傳,我外公以前做過文書,外婆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讀過很多書?!?br/> 應綰綰眨眼睛,原來外婆是知書達理的千金小姐,怪不得對孫小翠那么能忍呢,“本來就是啊,家里世代務(wù)農(nóng)的,思想也跟著局限了,極少能培養(yǎng)出知識分子的,反觀那些原本就注重學識的富裕人家,他們打從孩子一出生就灌輸知識的重要性,更是花大把的精力去培養(yǎng)孩子,一代代下去,意念都刻在基因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