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氣運?
自從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雙眼可以看到所謂氣運,甚至還能看到氣運所引導的未來后,陸行舟心中其實一直存在著疑問。尤其是在對篡天奪運術的造詣愈發(fā)深厚,乃至借此突破人仙后,就更是如此了。
何為氣運?
命運?
定數?
不應如此,至少在親自扭轉了最初的三拳打死結局后,陸行舟就不認為氣運所示的未來會是真的了。
陸行舟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命格。
在他眼里,這枚命格水晶周身的光輝,每一縷都是氣運的化身,其中蘊含的氣運更是絢爛奪目到了極致,然而隨著他意識的深入,漸漸的,原本渾然一體的水晶,竟是漸漸出現(xiàn)了細微的分裂。
并非宏觀上的分裂。
而是微觀上的微妙劃分,隨著陸行舟的觀察愈發(fā)細致,這所謂命格在他眼里就越發(fā)接近其本質的狀態(tài),最先是從渾然一體變成了性質不同的三種,顯然這分別屬于天運,李長陵,還有游仙客。
但隨后就更夸張了。
一種,兩種,三種.....就像是拿顯微鏡看一塊皮膚一樣,隨著觀察角度的愈發(fā)貼近,氣運也出現(xiàn)了巨大的分裂。看似是屬于一個人的氣運,最后竟然倒映出了與之毫不相干,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白發(fā)蒼蒼的老農。
有嚶嚶啼哭的孩童。
有寒窗苦讀的學子。
有辛勤勞作的壯年。
以往陸行舟觀察氣運,往往只會倒映出其所屬之人的模樣來,但手里這枚命格,嚴格來講卻是一件無主之物,反而成為了陸行舟最好的觀察對象,讓他可以真正去體會最原始的氣運究竟為何。
緊接著----
他看到了。
男,女,老,少,士,農,工,商,強者,弱者,皇帝,臣子....無數的身影在他的眼中一一閃過,他們的人生,他們的呼吸,他們的生命,沒有身份區(qū)別,沒有實力區(qū)別,他們就是一個整體:
“人。”
氣運聚散無常,氣運的本質,就是人族億萬萬生民,他們無意識中的精氣神構建起來的,換而言之就是----
“人心?!?br/>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倒行逆施,哪怕逞兇一時,氣運也會在無形中衰減,最后走上自滅的不歸路。而懲惡揚善,行正道,那便有無數人相隨,眾心所向,氣運自然匯聚,便能革鼎天下。
陸行舟首創(chuàng)天意輪,但這門武道實則剛剛起步。
人心固然勢大,但這個世界并不是前世的凡人世界,存在如此多的修行者,所謂人心如何能代表天意?
現(xiàn)在他有了答案。
“氣運!”
人心所向,便是氣運所聚。而氣運所聚,便是天下大勢!
何為天下大勢?
“天意!”
大勢一成,便如煌煌天意滾滾向前,所過之處,任你是魑魅魍魎,還是牛鬼蛇神,都要被其碾成齏粉!
霎時間,
陸行舟對氣運的理解,終于補足了他天意輪的最后一環(huán)缺憾,命格水晶跌落在地,但他卻不再看其一眼,而是雙手收于腹部,十指交纏,結出了一個輪形法印,心神在這一刻完全沉入了體內。
“嘩啦啦.....”
神意洗過全身上下,大江奔流般的聲音落入他的耳中,那是他的血流聲,大量的血液夾雜著他的神意,開始流向他的四肢百骸,而在這過程中,他原本赤紅的血液,竟是漸漸泛起了澄金華光!
第一神通,皓陽解厄光!
“呼.....”
“哈.....”
緩緩呼吸,神意經過肺部,感應著自己的每一次呼吸,大量的天地靈氣順著這一次的呼吸落入體內,最后化作一道道朦朧的煙霞,融入他的骨骼之中,使得每一寸骨骼都漸漸泛起了白玉色澤。
第二神通,輪月照寒煙!
“咚!”
“咚!”
“咚!”
心跳聲好似震天鼓響,每一下跳動,陸行舟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脈搏,他的五臟六腑都在與之呼應,好似也學會了呼吸一般,這種無形的生命,最后化作一團無形的炁盤繞在了他的胸腔中。
第三神通,魁星元命炁!
對陸行舟而言,這種蛻變甚至還要超過人仙那一次,與之相比,這次更像是某種生命本質上的蛻變,三種神通全部被熔煉在了他的體內,與他再也難分彼此,而他的神意卻是漸漸離開了身體。
恍惚間,陸行舟只覺得自己的意識漸漸升高。
最后在頭頂三尺上停住。
頂上之神。
對人仙而言至關重要,位于頭頂三尺之上的神明,陸行舟的意識似乎從身體被轉移到了祂的身上,而在這個視角向下看,陸行舟便驚愕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全身上下,竟是散步著三百六十個光點。
“....竅穴?”
陸行舟的腦海里立刻閃過了敖澤對人仙之上的描述。
“匯聚精氣神,點開體內三百六十枚竅穴,最后點燃肉身精華,化作三昧真火,應三百六十為周天之數,故此境又名周天火候,唯有煉成三昧真火,方可更進一步,以火煉丹,晉升還丹之境.....”
這是地仙法的晉級之路,換而言之,現(xiàn)在的自己若是想,完全可以借助地仙法成就人仙之上的境界。
但是----
陸行舟搖了搖頭,便毫無留戀地將其拋在了腦后,轉而將目光調轉,不再去看那些竅穴,而是看向了盤繞在四周的六道黑氣,這些黑氣就像是鎖鏈一般,將他的頂上之神牢牢封鎖在了迷霧之中。
人仙的所謂見神,實際上也只是見到了最淺薄的一層罷了。
但如果是現(xiàn)在的自己,
----應該可以了。
陸行舟心念一動,仿佛水到渠成一般,只見那六道黑氣之中,立刻就有一道脫離了頂上之神,跌落虛空。其中閃爍的則是一尊鳥頭人身的妖物光影,而幾乎同時,陸行舟的心中也生出了明悟:
此為伏矢魄。
“轟!”
金鑾殿中,原本已經在調息打坐的蕭禹余陡然睜眼回頭,而裴尋真也是應聲望來,就連原本昏迷的陳易生都被驚醒了過來,但當三人這一眼望去,竟是看不到陸行舟的身影,而目光所及之處,
唯有一尊煊赫寶輪。
指天為蓋。
地權為載。
輪居其中,上應天意,下順人心,二者又以氣運為橋,轉動間,眾人眼睛一花,卻又仿佛在無盡虛空之中,見到了一雙既是淡漠無情,又是繁雜多情的狹長眼眸緩緩睜開,朝著他們看了過來。
裴尋真和陳易生還覺得沒什么。
但蕭禹余卻是露出了一副相當不服氣的表情,盡管心中壓力巨大,卻仍是硬頂著那狹長雙眼瞪了回去。
你瞅啥?
沒瞅你!
狹長眼眸里那繁雜多變的情緒中,似乎閃過了一絲無奈,隨后便略過蕭禹余,看向了金鑾殿之外。
....................
“這該死的劍光!”
“沖不過去!”
“該死!”
皇宮丹墀之外,天圣帝五人聯(lián)手,卻是被那縱橫天地的十六道劍光給打得自顧不暇,別說沖進金鑾殿,能保住不被打退就已經是竭盡全力了,明明都是人仙境,對方的神通卻強悍的不可思議。
當然這也只是對天圣帝而言。
對太裕王等見過大世面的人來說,此時李長陵所展現(xiàn)出的劍光分化之術雖然厲害,但還在理解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