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剛剛的手指殘影般不一樣,這會秦陸開始彈的很慢,幾個低音音符按后,間隔都要一會。
從很有節(jié)奏的音符慢慢地變成了歡快的音樂,秦陸從個一臉認真,慢慢變成了閉上眼彈奏起來。哪怕不需要鋼琴技能到100,他都能將這首曲子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
那年他還不大,跟喜歡的女孩子一起看了一部電影,那是他第一次看韓國電影。其他劇情可能隨著年歲早就忘光了,但是,里面有一幕他永遠記得,女主角彈了一首鋼琴曲,那首曲子不但震懾了電影里的男主角,也震懾了看電影的他和她。
為了討女孩子的歡心,他花了一個暑假,在朋友家硬是賴著臉皮,把這首曲子給學會了。但是,他因為家庭關系搬家到外地,所以這首曲子沒能彈給她聽,一直是他心里的遺憾。
現(xiàn)在,這首曲子被他更加深情款款地彈了出來,只要是地球人,稍微聽過幾首鋼琴曲的人都知道這個曲子——《卡農》。
《卡農》其實不是一首曲子,而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又叫做復調音樂。現(xiàn)在秦陸彈奏的這首曲子叫作《d大調卡農》,是約翰?帕赫貝爾的經典曲子。也是幾乎所有人叫《卡農》的曲子。
這首曲子后面還有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不過那故事是假的。這首曲子描述的是帕赫貝爾幻想他妻子和孩子在天堂快樂的日子(死于瘟疫),所以音樂里面你聽不到悲傷,但是歌曲的靈魂中卻有抹不去的憂傷。
在場的都是音樂人,這首曲子一聽,就聽出特點來了。同一旋律在各聲部先后出現(xiàn),一個聲部的曲調始終追尋另一聲部,直到最后一個小結,它們會融合在一起,纏綿至極。就像人世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相愛的兩人生死相隨,至死不渝。
這是比直擊靈魂的鋼琴曲,更加恐怖的曲子,他不是在敲打你的靈魂,而是將你的靈魂給升華了。聽完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進入了不同的思想狀態(tài),有的人淚流滿面,有的人心情低落,有的人明顯進入了自己的世界里,有的人聽完開懷溫馨,有的人則是漏出甜蜜的微笑。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曲子的魅力所以,它可以將每個人帶到不同的世界里去享受音樂和情感。在地球時代,有個外國友人這么評價卡農。
“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穿透脊骨的顫抖,直達靈魂”----對我來說,每次聆聽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盡管我已經聽了它不下數(shù)千遍,盡管我有近40個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會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后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fā)呆,沉溺在感動之中。
隨著最后一個音符的完結,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詭異的情況,所有人好像被催眠似的都閉著眼睛,然后好像被鬧鐘同時叫醒一樣,全部睜開了眼睛。接著彷佛身體在等待神游之外那回歸的靈魂,停頓了十來秒,大家才拼命同時地鼓起掌來。
就連樓上的辦公室里,眾多音樂老師都是在賣力地鼓著掌。這已經不是什么中美學生的友誼賽了,這根本就是見證一個歷史性的誕生。秦陸剛剛彈的那首六手聯(lián)彈得曲子,只能算是很有技巧性,至于優(yōu)美?算還有點吧,在場的每個老師可能花點時間,都能創(chuàng)作的出相同水平的出來。但是,現(xiàn)在這首攝人心魂的曲子,絕對是宗師級別的,絕對百分百可以揚名世界的鋼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