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名士子的論文,秦君駟一個人不可能一一批閱的。
這密密麻麻的文字,就讓秦君駟看得很糟心。
而且,天下列國的文字大體上是有著區(qū)別。慣用的字體不是小篆字體,就是隸書字體,還有一些較為奇形怪狀的字體。
士子們來自山東列國,或是齊人,或是魏人,或是楚人,不一而足。這么多的字體形狀不一,神韻頗為相似而已,秦君駟雖然都認識,但是也倍感頭疼。
打腦殼!
這就跟繁體字與簡體字一樣,你都認識,但習(xí)慣于使用簡體字,驟然批閱繁體字寫的作業(yè),能不糟心嗎?
待士子們都一一離席之后,秦君駟就與嬴疾進入書屋當(dāng)中,開始完全批閱士子們的論文。
直到傍晚,秦君駟與嬴疾這才松了口氣。
秦君駟扶著額頭道:“唉,列國的文字不一,雖形神相近,但是批閱起來,還真是費心勞神啊?!?br/> 嬴疾亦是頷首道:“君上,臣弟也覺得很鬧心。還好,現(xiàn)在士子們的策論都已經(jīng)批閱完畢。”
“是啊。”
秦君駟緩緩的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臂膀,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道:“疾弟,如何?你發(fā)現(xiàn)多少個能為你所用的士子?”
“十三個?!?br/> ”這么少?”
聞言,嬴疾苦笑道:“君上,十三個已經(jīng)綽綽有余了。有治國理政之才的,可不多見,就這十三個士子,還是臣弟放低了要求的?!?br/> 秦君駟微微頷首,畢竟是治國理政之才,不是大白菜,一抓一大把的那一種。其實嬴疾所言之治國理政之才,都是理政能力較為出色的人,一篇策論,都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的。
文筆、邏輯思維等方面都很考驗一個人的能力。
“對了,君上,臣弟還在這些策論當(dāng)中發(fā)現(xiàn)一篇十分出彩的。”
“出彩?哪里出彩?”
嬴疾翻開被堆在一起的竹簡,找出那一道竹簡,遞給秦君駟道:“君上可以看一看,此人所寫的這篇策論,文采飛揚,詞藻華麗,且字字句句,切中要害,真真正正是強秦之論?。 ?br/> 聞言,秦君駟頗為詫異,隨即接過竹簡,翻開里面的內(nèi)容一看,漸漸入了迷,看到最后的署名之時,他為之一愣。
“蘇秦?”
“是的。這士子名喚蘇秦,據(jù)說是為鬼谷子的高徒,是孫臏、龐涓的師弟啊?!?br/> 蘇秦,是后來與張儀齊名的兩大縱橫家,秦君駟如何能不知?
若不是看到這篇強秦之論,秦君駟倒真是忘了,歷史上的確有這么一出。
蘇秦的人生是頗為坎坷的,其家里以務(wù)農(nóng)為生,早年到齊國求學(xué),拜鬼谷子為師,與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xué)生。
學(xué)成后,蘇秦外出游歷多年,窮困潦倒,狼狽而回。家人都私下譏笑他不治生產(chǎn)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
蘇秦甚感慚愧,故而閉門不出,遍觀所藏之書,感嘆道:“從師受教,埋頭攻讀,卻不能換來榮華富貴,讀再多書又有什么用呢?!庇谑钦业健吨軙幏?,懸錐刺股,伏案鉆研。
一年后,蘇秦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shù),認為憑此可以游說當(dāng)世君王了。
蘇秦首先將目標定在洛陽,求見周顯王。但顯王周圍的大臣一向了解蘇秦的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顯王并不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