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從蒼軍的康城大營中發(fā)出一道圣旨,皇帝楊沐龍輦起駕,不日將抵達(dá)鄭城。
立即,軍民沸騰。
對于起義軍和老百姓來說,這位身具天命的皇帝,是一位仁愛的圣天子,各大軍團(tuán)和義軍的士卒,則是滿懷期待等待檢閱。
畢竟,士卒們在前線奮斗的很大一部分動力,就是立志為皇帝陛下而戰(zhàn),一想到陛下能夠親眼看到大家拼死打下的城池,心里就美滋滋的。
這種心態(tài),就像是一個小孩子精心做好了一桌飯菜,等待爹娘回來享用,夸贊幾句是一樣的。
當(dāng)然,作為皇帝的楊沐,他考慮得更加多一些,一個領(lǐng)袖去巡視一塊新的領(lǐng)地,這本身就具有非常強(qiáng)烈的政治意義,表明凌駕于鄭國皇帝之上的地位。
說起鄭國皇帝鄭康,他也有過一些糾結(jié),本來蒼國大軍已經(jīng)攻陷了鄭城,生擒了鄭國皇帝,就算是直接將鄭城據(jù)為己有也不無不可,但是這樣一來,還有十幾座沒有攻陷的城池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如果其中有一部分鄭國皇室的死忠呢?各座城池的官員,怎么處理?
任何一個政權(quán),哪怕再腐朽再不得人心,在既得利益的層面,都是有忠臣的,一旦有人打出反抗蒼國的旗號誓死不降,或者趁機(jī)作亂,必將讓蒼軍東奔西跑,接下來又將是一些小規(guī)模的攻城戰(zhàn),無謂的犧牲。
再說了,如果強(qiáng)攻下那些城池,就必定把那些官員都替換掉,整整十九座城池的官員,蒼國從哪里找出這么多識字的人?
所以說,先推出一個鄭康,讓蒼軍和平接掌各座城池的防務(wù),給那些官員吃一顆定心丸,這樣才是最省事的一種處理方式。
第二日,楊沐便乘坐著龍輦,按照皇帝出行的規(guī)格,在一千青龍軍士卒,一萬義軍士卒的護(hù)送下,正式抵達(dá)了鄭城。
城內(nèi)外的百姓都已經(jīng)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紛紛在官道兩側(cè)歡迎,一路山呼海嘯一般的跪拜,場面極其盛大,看的楊沐是熱血沸騰,著實(shí)享受了一把。
怪不得歷史上那么多皇帝都喜歡出巡,原來這才有一種掌控江山的感覺,遠(yuǎn)比那些地圖看得舒服。
臨近鄭城還有一段距離,鄭國大大小小幾十個家族都前來迎接,家主們一個個笑呵呵的,看起來比蒼軍士卒還要高興。
“外臣公孫啟,鄭國右丞相,恭迎蒼國皇帝陛下,外臣代表我鄭國三十八個家族,請為陛下馭——”
公孫家主跪拜在地,手舉頭頂,恭敬叩首,然后取出一根韁繩,呈上頭頂。
楊沐頷首,這是鄭國各大家族為了迎接他,提前就安排好了的環(huán)節(jié),一整套禮儀都提前稟報給他知曉,因此也不算突兀。
當(dāng)即,他坐在龍輦之上,淡淡道:“準(zhǔn)!”
聞言,公孫啟像是中了大獎一般,欣喜不已,起身把韁繩套在了領(lǐng)頭的一匹馬上,牽著馬匹前進(jìn)。
一國丞相,為蒼國皇帝牽馬。
各大家族,為蒼國皇帝引路。
這種待遇,就算是鄭國皇帝都享受不到。
但是,強(qiáng)大的軍事力量和高壓,將鄭國貴族的尊嚴(yán)狠狠的踐踏在了泥地里,所有的貴族都明白一個道理,只有跪舔新主人,讓新主人高興了,他們才能延續(xù)自己的家族,保全自己的性命。
到了鄭城樓下,衛(wèi)忠全余與一眾將領(lǐng)早就擺好了方陣,等待檢閱。
楊沐掃了一眼整齊肅殺的隊伍,十分的滿意,一支威武雄壯之師正在自己的手中誕生,他們是蒼國未來的希望,是蒼國屹立不倒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