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當也過得平靜,蘇木每日到胡家貨棧帳房做事,下午則跑學堂聽韶先生講課,如此就過了十來日(明朝好女婿36章)。
一切都好象很順利的樣子,實際上也沒有什么事。
李帳房在知道蘇木在帳房是個能手之后,索性偷了個懶惰,將手頭所有的活兒都交了過去,一點事也不管,通常是睡到日上三竿,這揉著滿是眼屎的眼睛跑過來問今天可有要事,在得到平安無事的消息之后,這老會計就跑到碼頭上的小酒館去吃米酒,喝得醉熏熏地才搖晃著身體回來,喝上一杯茶,在帳房里迷瞪一個下午,就算是將一天給混過去了。
碼頭是保定最繁忙的口案,日常都有不少商人將牲口、家禽販來謀利,免不了路上有病死或者害瘟,就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小酒館。
如此一來,小酒館的飯菜自然是便宜得令人發(fā)指,當然,顧客都是碼頭上的腳夫(明朝好女婿36章)。
蘇木對這種不衛(wèi)生的食物心里抗拒,即便李先生來邀,也不肯去。
他甚至有些懷疑貨棧每三日那一頓大油大葷的的午飯也有貓膩,可又沒有確實證據(jù),罷,眼不見心不煩,悶頭吃就是。
還別說,在韶先生手下讀了十來天書,加上這具身體殘留的記憶中早就將《四書》、《五經(jīng)》背得爛熟,學業(yè)上倒是進步神速。
至于文言文寫作,當初是覺得有些難。那是因為不知道這東西該怎么寫,再每天一篇作業(yè),又經(jīng)過韶先生的批閱之后,蘇木漸漸地發(fā)現(xiàn)這東西也容易寫。
只要你把握到古文寫作的規(guī)律,知道該如何行文,又該用什么詞匯。
至于詞匯量,身體前主人十多年死記硬背下來,早已經(jīng)豐富得像一本大字典。
漸漸地,韶先生也不再給他單獨布置作業(yè)了,讓他只是隨同堂跟著教學大綱走。
這讓蘇木大松了一口氣,沒有這一天一篇的命題作文,混他一兩個月的學堂也容易。
反正無論韶先生在堂上講解經(jīng)義時無論他說得天花亂墜,蘇木只來個春風過耳,一點也不記在心上。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學到了不少新知識。
沒辦法,韶先生的教訓實在厲害,堪稱魔音貫腦,想逃也逃不掉。
有時候蘇木就在想,以自己如今的國學水準,若是此刻穿越回現(xiàn)代社會,依舊去做老師,別說講師,弄不好連個副教授也能評上。
可惜,生活中沒有如果。
胡家的帳目也難不倒蘇木,每日一大早只不過一個小時不到就能將一天的活干完,剩下的時間就是趕稿,以每天五千字的速度繼續(xù)寫《西游記》。
剛開始的時候,林家書坊的林老板也沒來催促,只等著蘇木的第一本五萬字的稿子付梓,然后刻印出書。
可等不了幾日,林老板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忍受不了對孫猴子的相思之苦,就派了一個伙計來將蘇木已經(jīng)寫成的稿子要去先睹為快。
這一看,正好看到大鬧天宮,猴子被封為弼馬溫的部分,就再也割舍不了。
作為一個出色的書商,林老板既然決定出《西游記》,自然對同期坊間出版的神怪小說留了意,找不了少過來參祥。
一看,就吐了一口唾沫:實在是太難看了,垃圾、廢物,糟蹋紙墨,怎比得我家的猴兒。
這年頭的神魔小說的故事都非常簡單,不過是一些高來高去的神仙,在云里霧里一通亂打,圖的就是個熱鬧,沒人肯在故事上花太多工夫。倒是蘇木這小說,將一件事兒弄得一波三折,看得人如癡如醉。
當下,林老板一咬牙,也不等蘇木的稿子究竟寫了多少字,就命工人開始雕版印刷。時間不等人,早出一天,早賺一天的錢。
于是,蘇木每寫三五千字,只一個晚上,林家書坊就已經(jīng)印出來了,只等他一完稿,就裝訂成冊,鋪書了。
等到第十天,第一冊的稿子總算是交給林家書坊。
蘇木卻覺得自己有些寫疲了的感覺,這本《西游記》故事還是那種故事,可其中的詞句,一半來自自己的記憶,一半是重新創(chuàng)作,所耗費的精力也不小。
最麻煩的是,前世習慣了敲鍵盤,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寫這么多字。如今每日握這筆桿子,中指第一個關節(jié)處竟磨出血泡,一碰就疼得鉆心。
算了,先休息兩日,看看第一本書的銷量如何再說。
錢是重要,可如此耗費精力的事情干得太多,小心少年白發(fā),甚至少年禿頂,那就做不成帥哥了。
逐步融入這片久遠的時空里,一切都好象很不錯,工作順利、學業(yè)順利,發(fā)財大計在看得見的將來也將成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