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以來,《斗破蒼穹》在毫無任何人氣基礎,更沒有知名人士推薦的情況之下,從默默無聞的新書中,逐漸殺出一條血路。
看過的讀者,紛紛被其新意吸引,漸漸成為其粉絲,進而向更多人推薦這本書。而《斗破蒼穹》的出版速度,也沒有讓讀者失望,每星期出版一本,就跟一部周刊一般的穩(wěn)定。
而每新出一集銷量都是節(jié)節(jié)提升。出第五集出版的當天,已經(jīng)收到各大書店發(fā)送而來的3000本訂單。
整個系列的日銷量,也逐漸穩(wěn)步升到1000本以上。在新一集發(fā)布的當天,銷量更沖破平時銷量的幾倍!
劇情既新,連載速度又快。而且,書的定價又便宜,這書不火,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xiàn)在《斗破蒼穹》一星期賣1萬本,已經(jīng)毫無懸念!
隨著發(fā)行量的增加,印刷成本降低,大海出版社平均每本書上,也可以賺5毛錢毛利潤了。
不過,因為業(yè)務繁忙,所以新招了5名員工,轉眼這些利潤又被新招的員工的薪酬給吞噬了。
也就是說,業(yè)務干的風風火火,利潤卻還是極其微薄。九月份基本沒賺,十月份也賺不到一萬塊錢凈利潤!
這是公司僅有一部賺錢的紅書所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但出版社不可能只出紅書,永遠不會出現(xiàn)撲街書。
只要再出一本撲街書,估計就能夠把《斗破蒼穹》賺的利潤抹平!
“這利潤太低了……”張大海不由唉聲嘆氣,“利潤都給書店賺去了!光是賺個面子,賺不到里子!”
“漲價吧!”林棋說道。
“什么?”張大海一愣。
“我說漲價!不漲定價,但漲批發(fā)價!第六集開始,4塊錢一本的優(yōu)惠批發(fā)價終止,批發(fā)價漲到4.5元一本!”林棋微笑說道。
“什么?這么漲的話,書店進貨積極性會降低??!”張大海猶豫說道。
“我們的衣食父母是讀者,不是那些書店!只要定價不漲,讀者感覺不到漲價!”林棋冷笑說道,“至于書店——不可能全部都不進貨吧?有書店進貨,有的不進貨。讀者自然會選擇能換一家書店買書。那些不進貨的書店,肯定要嘗到苦頭!”
張大海猶豫片刻,咬牙說道:“漲價!每本書賺一塊錢毛利潤,這才叫賺錢!即使發(fā)行量縮水一般,也能跟現(xiàn)在賺的一樣多!”
隨著大海出版社兩老板形成共識,公司員工正式給進貨的書店發(fā)漲價通知!是通知,而不是討價還價!
無論你同不同意,反正批發(fā)價上漲五毛錢,已成定局!
不少書店老板反應激烈。
“什么,漲價了?一本書漲到四塊五?你怎么不搶錢?。俊?br/> “你們這是過河拆遷嗎?之前,誰知道你們這家撲街出版社?不是我們幫忙賣書,你們能有今天嗎?”
“批發(fā)價漲到四塊五也行,定價也漲到6塊錢吧!”
對于這些書店老板的各種抗拒和抵制言行,大海出版社并沒有絲毫妥協(xié)。批發(fā)價漲到4.5塊錢,定價5塊錢不變,愛進不進!香港書店那么多,不差你一個渠道!
這場無形的交鋒之后,原本大海書店已擁有500多個渠道,漲價風波后,進貨商縮水到200多家。
除了少數(shù)幾家死硬表示,再也不會進貨了。其他的一些書店,則是保持觀望態(tài)度。
隨著發(fā)行渠道的銳減,《斗破蒼穹》每天的銷量增長也出現(xiàn)了首次的下滑,原本每天銷售量已經(jīng)增長到2000本左右。但隨著這次漲價風波后,日銷量一度降低到了800本。
但很快日銷量又穩(wěn)步回升到2000本以上,同樣是銷售2000本,由于成本大幅度降低,凈利潤可以達到日賺2000塊錢。
2000塊錢的利潤其實并不是很高,林棋在京城當?shù)範敃r,每天賺的利潤都不止這么多。
但倒爺本質(zhì)上是非法生意,見不得光,做不長久的。
出版業(yè)并不是暴利的行業(yè),但勝在是合法生意。只要擁有質(zhì)量好的內(nèi)容,便可以源源不斷的賺取財富。
這場交鋒中,大海書店完勝!
因為,香港的人口密度大,不需要所有的書店進貨,僅需要香港一小部分書店進貨,就可以把渠道鋪滿香港。
一座城市做出版,渠道的重要性降到最低,內(nèi)容才是王道。
若換成是在一個大國,或者全球發(fā)行出版,那么,渠道的重要性,有可能超過內(nèi)容!
……
“媽的,之前人五人六的,不進貨是嗎?有種永遠別進貨?。∮屑t書不進貨,非要進撲街書,虧死你們!”張大海此時在電話中得意洋洋,將一個中型連鎖書店的老板罵的狗血淋頭。
確實《斗破蒼穹》銷售本身不賺錢,一本書只給書店賺5毛錢毛利潤。但是……關鍵是別的書店有,你的書店沒有。那么,長此以往,讀者都去別的書店買書了,間接損失可就非常大了!
隨著《斗破蒼穹》漲價后,銷量完全沒有受損。在某書店買不到書的讀者,很快就換書店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