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寶平自己也知道對學生有些過了,可是這個事情吧……
北影這樣的學校,一直都是處于是是非非不斷的風口浪尖上。
咱們這學校本來是藝術院校,但眼下說通俗一點,就是向娛樂圈輸送人才的。
當然了,中戲人家不承認這個,他們一直在強調自己培養(yǎng)的是演員是編導,不是什么明星。
到底誰對,或者誰高一些,這沒必要去做評斷,大家的關系都挺好的,真是同氣連枝。
可也正因為這樣,娛樂圈本來就是一個是非之地,流言蜚語從來就沒停過,所以,北影就更應該潔身自好,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
確實,關于北影的各種傳言也不少,中戲的也很多,但我們身為老師以及學生的,不就應該多多避免嘛。
說實話,曹寶平也覺得關于王譽的傳言不靠譜,但你小子惹出來的事情,你得千萬注意嘍。
別讓人家真的拿了你的把柄。
這些事情,都是誘因,這次關于抗洪救災題材的征稿,就自然不能出問題。
能不能被上級采納,那是上級的事情,至少我們自己要做好嚴格把關。
這本來是個好事,不能辦砸了。
于是乎,他這個當老師的就要求嚴格了一些。
可這個稿子……王譽這小子是不是寫的時間太短了一些呢?
有時候一個劇本要打磨好幾年的,他只是半個月……但看著小子自信的樣子,應該也不會差。
看看吧。
曹寶平是特意的拿回家看的,要是他不滿意,也不容易當場發(fā)作。
翻開來……
劇本在開頭都會做一些設定,曹寶平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個《勝利》在開頭就寫的很清楚。
兩個地點,一個漢口,一個是叫勝利村的地方。
這是要做兩條線的交替并進嗎?
但,勝利村?
莫非這就是重點?
開頭,一個叫張勝利的村民出現(xiàn)了。
“隔壁那陳家村,真他娘的是賊窩……”
“當家的,咋了?”
“吳老二他家的大黃不見了,有人看見是跑到陳家村去了,結果他們不承認?!?br/>
“這……”
“不是打牙祭了就是給賣了!這幫混蛋!呸!”
“他們可真夠過分的,那吳老二咽的下這一口氣?”
“打上門去了,但又被打回來了。”
“???”
“他們村剛剛送了兩個到隊伍上,厲害的很……”
原來是兩村矛盾。
曹寶平對這種事情并不陌生,他最近正在看一本小說,是發(fā)表在1997年的《小說月報》上的一本作品,名叫《鄉(xiāng)村行動》。
這個小說講的就是咱們農村發(fā)生的事情,其實,現(xiàn)在農村的一些矛盾也很突出。
男主角叫葉光榮,那個反派叫做熊老三,這兩人一個是干部,一個是地頭蛇。
曹寶平想把這個電影的名字定為《光榮的憤怒》。
應該說,就王譽在這里寫的村與村的矛盾,跟《鄉(xiāng)村行動》里面的不一樣,這是兩村之間的。
千萬不要小看村與村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經(jīng)常升級,進而發(fā)生械斗。
可這部作品不是講述抗洪救災嗎?
寫這些干嘛?
等接著往下看,曹寶平就明白了。
《勝利》這個劇本中,主要的故事是在勝利村這個地方展開的,但是,卻經(jīng)常穿插漢口的故事。
漢口龍王廟,不斷的發(fā)出長江水位告急的警訊。
進入八月,接連暴雨,整個長江水位暴漲。
龍王廟這里有個石碑,上面記錄著漢口近百年來的水位變化,今年這情況,很快就突破了以前許多的記錄。
一場巨大的危機就在眼前。
而這些,也就是對洪水的正面劇情,都被融在了勝利村跟陳家村之間的矛盾之中。
甚至,就開始到中段,也看不出來那是主要的內容。
為什么用‘融’這個字呢?
就是說,漢口的一些情節(jié),甚至被王譽給寫在了張勝利家中的電視機里。
即,新聞。
曹寶平是個教別人寫劇本的,他當然馬上就明白這是什么手法。
以小寫大。
其實就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開頭的切入點,這是尤為重要的,一個故事能不能深入人心,往往就是開頭便決定了。
而就單說開頭,制造懸疑跟驚悚,這往往是一個很討巧的手段。
但是,就以目前的這個題材來說,抗洪救災。
懸疑跟驚悚,這肯定不合適。
當然,若是好萊塢大片的話,沒準可以拍成個災難片,可那是好萊塢,那是美國,我們可不是。
于是乎,就只能用另外的手段。
好萊塢的電影,有很大一部分是這樣的。
一個普通人,最后,拯救了世界。
這是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套路,幾乎百試百靈。
王譽的這部《勝利》呢?
嗯,就很有這種味道。
從鄉(xiāng)村,普普通通的很可能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開始,這個故事徐徐展開。
這若不是一個劇本,是一個小說的話,曹寶平敢說,一定更加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