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這臺戲,可真如你所說的?”
“請領(lǐng)導(dǎo)放心,我是絕對不敢欺瞞領(lǐng)導(dǎo)的?!?br/> “我們當然不是懷疑你,可這件事關(guān)系重大,目前來看,甚至有一些海外的媒體在扭曲,在借題發(fā)揮,對我們進行惡意的攻擊?!?br/> “啊?這么嚴重,到底是哪方面媒體?”
“多的就不說了,你也無需了解,但眼下,我們正需要許多……武器,我這個比喻你能懂吧?”
“完全明白!我也是暗暗覺得,這臺戲可以是成為武器的?!?br/> “很好!”
李康來到世紀劇院,同行的還有幾位領(lǐng)導(dǎo),這次大家都是被一臺戲給吸引來的。
有句俗話,不來京城不知道官多大。
按說,京城可以說是咱們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中心,既然是文化中心,那么,這里怎么會缺戲呢?
所以,一部戲又怎么會引得好幾位領(lǐng)導(dǎo)關(guān)注呢?
這里面還真有巧合。
世紀劇院的張經(jīng)理說的言之鑿鑿,他手頭有一臺戲,正好是針對當下我們社會中那個現(xiàn)象的,簡單來說,就是對某些個所謂的大師,他們的一些行騙手段,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與抨擊。
而且,還非常的有趣,整個劇目相當搞笑,很可能也會取得相當不錯的經(jīng)濟效益。
也就是,會吸引很多的人來觀看。
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一部好戲,專業(yè)的人士說好,領(lǐng)導(dǎo)們說好,可是若沒有觀眾們的支持,大眾的觀賞,那么這樣的戲,也起不到更好的效果。
就像現(xiàn)在,我們需要的就是更好的效果,更好的傳播出去!
當然了,這里面還有一個原因。
李康在聽張經(jīng)理說的時候,他無法不留意到一個名字。
王譽。
之前在華僑大廈的時候,就聽到了這個名字,當時那個《小李飛刀》的鏡頭,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些鏡頭帶著很濃的‘武俠’的味道,就像是在看老電影,而且,當時的鏡頭很少,讓人意猶未盡。
現(xiàn)在又聽到了這個人的名字,這難道就是冥冥中的……唯物主義者就不應(yīng)該信什么天意!
不過,這種巧合自然讓李康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對這臺戲,自然也就有了幫助。
這次來觀摩一番,不光是許多領(lǐng)導(dǎo),還有許多媒體方面的記者。
其實,就以一臺戲來說,首場演出一般都會請一些記者以及媒體的朋友,當然了,這并非是必須,可這么做就有這么做的好處。
畢竟舞臺劇現(xiàn)在市場一般,作為體制內(nèi)媒體應(yīng)該對這方面多多支持。
但凡有好戲,就寫個文章發(fā)報上,給做做宣傳唄。
這次還正好是特殊時期,若是這部戲真的如張經(jīng)理所說,而且,還有大火的潛力,那么,幫著宣傳一番,絕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
就這樣,《武林歪傳》的第一場演出,就多了這許多特別的觀眾。
……
“哎呦我的媽呀……”
“我說你叫什么叫啊?又哪兒疼了?”
“不是,我就是覺得,這怎么來了這么多的人呢?”
“你有病沒病?來的人多了還不好?”
“可,可我緊張啊……”
“你小子別給咱們軍藝丟人!”
后臺這邊正準備著呢,大家伙兒的戲裝都是換好了,可也不知道沈藤這家伙怎么想的,就偷摸的出去瞧了一眼。
他是萬沒想到,觀眾竟然這么多。
不是他沈藤不希望觀眾多,而是就當下舞臺劇市場并不是很好,一般第一場的話,不是什么重點的戲,觀眾數(shù)量比較有限。
關(guān)于觀眾多這件事。。。
“小子,你覺得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這么多人了呢?”
面對觀眾多這件事,便是老戲骨謝園,也覺得非同一般,但是他問自己的學(xué)生,這學(xué)生。。。
“謝老師,你怎么跟腎疼似的呢?人多了還不好嗎?”
王譽只是簡單的吐了個槽。
“你小子!早晚毀在自己這張嘴上!”
謝老師這個氣呀,關(guān)鍵是王譽這話不光是損,還有別樣含義,再加上還聯(lián)動了一下沈藤,有意思的是……腎關(guān)聯(lián)。
謝老師覺得以前自己跟葛尤還有梁田他們仨就夠能貧的了,結(jié)果自己這學(xué)生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有氣,可還樂呵著呢,畢竟人以類聚嘛。
只是他們師兄弟,師徒間這個樣子,咱們這臺戲里的佟掌柜、郭芙蓉就在一邊忍不住的笑。
至于徐胖子,那就更別提了,笑的是波浪滾滾的。
那菲菲呢?
其實小丫頭之前就也隨著沈藤哥哥偷偷看過了,她看到的是自己的媽媽。
有些緊張呀,自己絕對要好好演,不能再媽媽面前……肯定有媽媽的朋友,絕對不能讓她丟臉!
小丫頭握住了自己的小拳頭,這樣子,也自然落在了王譽的眼中。
不過,這個時候也沒必要多說什么了。
“大家伙兒,我呂秀才今天也不子曰了,我就明說了吧,咱們排練了這么久,誰也不準在今天掉鏈子,明白不?都給我支棱起來!”
此話一出,最高興的還得說是沙易跟沈藤,他們倆作為自己欽定的東北話推廣大使,這就是成果呀!
看看,不挺好的嗎?
大家全都被王譽這呂秀才給逗笑了。
……
李康就坐在張經(jīng)理的邊上,這個位置很好。
說真的,他也沒想到今天會有這么多觀眾,一般是大戲才會在第一場就人多。
一臺新戲,除非是有大碗,有大背景,不然,大多數(shù)都是需要一定的預(yù)熱,也就是頭幾場咱們先賠本賺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