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進入十二月,一飛院又傳來好消息,新支線客機arj21開工儀式將在一航商飛公司舉行。
這一次林鵬又被唐總師帶上了,當然這也是院領導的意思,似乎現在林鵬成為了一飛院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這在一飛院早就傳開了。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林鵬確實太天才了,就那dsi進氣道,多少專家都不敢去搞,也搞不定的,他竟然敢提出來搞,而且現在也快要搞成功了,有一架殲轟七a將要被改成dsi進氣道驗證機,進行試飛。
當然那得等到明年去了,但不管怎么樣,風洞試驗的結果證明林鵬這個小組,設計的dsi進氣道是成功的。
一旦試飛成功,殲轟七a就將改頭換面,很有可能搶在m國人搞的f35戰(zhàn)斗機之前,成為全世界第一款服役的dsi進氣道戰(zhàn)斗機。
這其中的意義有多大,一飛院上上下下誰都很清楚。
所以這次林鵬跟著院領導去中海參加新支線客機arj21飛機的開工儀式,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次arj21客機的開工儀式,將在中海飛機制造廠車間內舉行,未來arj21客機就將在中海飛機制造廠完成總裝。
所以在開工儀式這一天,整個中海飛機制造廠內也是張燈結彩,好不熱鬧。
要知道中海飛機制造廠,當年也是轟動一時的,他們曾經在這里建造過中國第一架大飛機運十客機。
運十飛機那架原型機,現在還停在中海飛機制造廠的廠房里呢!
那么多年過去了,中海飛機制造廠終于又要迎來新的發(fā)展,在這里制造中國第一款噴氣支線客機。
雖然說arj21比當年的運十客機,小了不止一點半點,但它卻是中國商用飛機的真正起步之作。
在去往中海的飛機上,林鵬和唐占文總師就聊到了當年的運十客機。
唐總師感慨道:“當年的運十客機,真的是很可惜啊,如果能夠堅持完成試飛,投入批量生產,或許我們現在坐的飛機就是咱們國家自己設計制造的運十了?!?br/> 林鵬點頭道:“是啊,我記得在西工大讀大三的時候,就有一位當年參加過運十客機研制的老專家來講過課,說到當年運十客機設計研制的故事。他說當時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制造大飛機,那段激情歲月讓他永遠難以忘懷!”
“運十客機面臨下馬風險的時候,第三架原型機已經在準備總裝了,中海飛機制造廠用很有限的資金對第一架原型機做了靜力試驗,第二架用于試飛。當時整個中海飛機制造廠,有七千多人,但是為了生計還不得不去做民用產品來維持生活。真是不容易啊!”林鵬也心生感慨。
唐占文道:“沒錯,我也聽說當年中海飛機制造廠,組織了幾百個技術小組,先后攻克了虎克鉚釘、環(huán)槽鉚釘,抽芯鉚釘,高強度螺栓、超高壓無擴口接頭、大型鎂合金禁翼壁板澆鑄、裝載50噸航空煤油整體油箱,不銹鋼超薄壁大口徑管道的彎制、超長大梁的機械加工和熱處理、各種表面處理、大型鍛件加工,起落架鍛打、焊接、探傷、總裝及試驗等關鍵技術,在那種艱難的條件,殊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