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十三郡這么多年富裕慣了,本就有廣袤良田,再加上商賈發(fā)達成熟。那些在十三郡當(dāng)官的人,誰人手里沒有大筆的私產(chǎn)?
官都是越貪就越想更貪,毫無節(jié)制和半點收斂之意,尤其這幾年,風(fēng)頭更甚。每年交上來的糧食和地方稅收越來越少,景文帝早就打算尋了機會好好的整頓下十三郡的風(fēng)氣,曾經(jīng)幾次派了人下去,結(jié)果都被喂的飽飽的,回朝之后心甘情愿的與人狼狽為殲,逼的緊了,不過是檢舉一些不痛不癢的小問題,卻沒有一個能抓住本質(zhì)。
若不是進來事態(tài)復(fù)雜,邊關(guān)又起戰(zhàn)亂,這件差事本來是要落在顧青城的頭上的。
景文帝打量著手里宇文澈千里迢迢送來的奏章,眉眼復(fù)雜,面色嚴(yán)肅,他確實是因著宇文淮的糊涂賬惱了宇文淳,再加上本就心存試探,這才把這件燙手的山芋扔到了宇文澈的手里。
從景文帝心中,坦白而言,其實是更傾向于涼州宇文淳的,宇文淳底子要比宇文澈硬的多,人也是難得的聰明睿智,若不是兩年前涼州突發(fā)喪事,宇文淳被迫回去守靈,想來如今的朝中更會有很多他發(fā)展的勢力。
在皇帝陛下看來,宇文淳除了身體差一些,不太符合帝王的要求,別的其實也算出類拔萃。而宇文澈就要劣勢一點,底子薄,出身也不顯赫,不過倒是個勤勉有心的人,就從他這兩年日日都來請安就能看出來,皇帝自然瞧得出這請安中到底有幾分真心,不過,能日日堅持,時時溫和,卻十分難得。這至少證明,宇文澈是一個有韌性,有長性,且忍耐力十分強的人。穆漢事件之前的宇文澈低調(diào)而內(nèi)斂,經(jīng)過穆漢事件后,宇文澈似乎開始慢慢的展示自己的能力。
而這次的東南十三郡呢?
景文帝皺眉,自然,心中也很意外,他想過宇文澈為了辦好這個差事,應(yīng)該不會,也不敢敷衍了事,同當(dāng)?shù)毓賳T狼狽為殲,可是他也沒想到。宇文澈居然會下這么大的力度和決心。
奏章整整十章紙,盡數(shù)東南十三郡稅收,農(nóng)業(yè),商賈,選官等等各個方面的多年積弊,條條框框,細致入微,連出現(xiàn)原因,解決辦法都分析的鞭辟入里。而涉案官員更是驚呆了景文帝,東南十三郡大大小小官員已經(jīng)上百,宇文澈的奏章中至少提到十之八九,且都有理有據(jù),證據(jù)確鑿。
如果按照宇文澈的調(diào)查和提議,東南十三郡的官員,干凈的,基本所剩無幾,而與東南十三郡有些不明關(guān)系的朝中官員更是不在少數(shù)。
胡總管剛剛送茶時偷瞄了下宇文澈送來的那份名單。不禁咂舌,貝子澈這次可是得罪了半了大祿的官員啊,為了討好景文帝,相皇帝表明能力,還真是下了血本了。
正如胡總管想的那樣,景文帝皺眉也是因為此,不管他會不會按照宇文澈的提議那樣做,這份名單上的人以及名單之外卻于此有密切聯(lián)系的人是被他得罪光了。他與宇文淳爭權(quán)已經(jīng)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卻還敢如此大手筆的檢舉官員,清查官記。宇文澈一定沒瘋這是肯定的,那就只能看出這個人遇事還是很有主意和帝王的魄力的。
大祿近二十年十分安穩(wěn),并未出過大面積的清查,所以官員各自順風(fēng)順?biāo)?,景文帝抿唇,此次倒是個機會,如果真的當(dāng)真起來,那么大祿官員可就是大換血了。
宇文澈的行為顯然是把這樣一個可以大換血的名頭和機會拱手送于景文帝面前,換,或者不換,變,或者不變,全有景文帝做主,不過他這個換血的準(zhǔn)備工作卻是十分盡職盡責(zé),出類拔萃的完成了。
二十年的疏風(fēng)順?biāo)鄶?shù)官員已經(jīng)不知道怕了,整日里無畏無懼,義無反顧的往自己兜里摟錢摟地。景文帝嘆氣,要不了多久他就要退了,皆是便是新君順利繼位,有這些老白菜幫子整日里陽奉陰違的混淆視聽,終究會毀了大祿,景文帝不能承擔(dān)這樣的風(fēng)險,更不能讓自己成為大祿的罪人。
大換血···確實到了該大換血的時候了,大祿需要一批新鮮的血液,隨著新君繼位,衷心輔佐,造福百姓。
景文帝起身,望著窗外,眼眸深沉而堅決。
“傳旨宇文澈,東南十三郡的所有問題皆交由貝子澈全權(quán)處理,不可有任何疏忽怠慢。奏章中所涉及的所有問題務(wù)必嚴(yán)查且一查到底?!?br/>
*******************************************************************************************
景文帝的口諭傳到東南十三郡時,還奢望著事情能有轉(zhuǎn)機的張鳳鳴眾人直接心涼了半截,皇帝竟然沒有一點猶豫,還明明白白的要求宇文澈嚴(yán)查,一查到底。這是不是證明,他們這條命是沒有保住的可能了?
可是朝中的其他官員呢?這么多年他張鳳鳴可沒少在鳳陽城的重臣身上下功夫,明明過去都過得順風(fēng)順?biāo)?,便是有些危機也都在朝中官員的幫襯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如今卻為何這樣堅決,竟然沒有一點轉(zhuǎn)圜的余地。、
張鳳鳴自然不知道,誰讓他點背,撞到了眼下這樣一個尷尬的時期,老皇帝自知自己命不久矣,所以才下定決心為未來的小皇帝鋪路拔草,穩(wěn)定朝綱。而他張鳳鳴和手下的東南十三郡就成了殺雞儆猴矮的第一刀。
東南十三郡在宇文澈大刀闊斧的整治下十分之七八的官員下獄待審,張鳳鳴以多次私吞巨額稅收,魚肉百姓,私建豪宅等等數(shù)十樁大罪直接被送到鳳陽城交由景文帝處置發(fā)落。
貝子澈帶著一眾囚徒浩浩蕩蕩的回了鳳陽城,身后還帶著被這些官員私吞查出之后的叁佰萬擔(dān)糧草和大箱大箱的金銀珠寶。這樣浩浩蕩蕩的車隊著實驚艷了鳳陽城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