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前,就在張宗在黃巷坂打了王?!捌叽纭敝H,作為河?xùn)|軍主將,竇融也帶著諸校尉、軍司馬乘漕船逆風(fēng)向西南行,他們的目標(biāo)是鄧晨軍側(cè)后方的渭口。
其實在決定進攻方向時,竇融是耍了點小心眼的,他故意表示自己要啃硬骨頭,去硬碰王常的大軍,然而張宗卻道:“死生有命,張宗豈敢辭難就逸乎?”
于是,竇融就順理成章將顯然更難打的東邊交給張諸君,自己來了西邊,渭口乃是渭水、潼水入河之處,這里頗為平坦,相較于張宗登陸處的丘塬縱橫,這兒更容易讓大船靠岸,可以一次運送較多兵力,對攻方有利。
竇融對這一仗信心十足:“此役便是要一舉擊潰敵軍后隊,堵死渭口,與景將軍一同,將這數(shù)千之兵全殲于潼水谷地中!”
仔細算算,自唐河之戰(zhàn)大敗于劉伯升至今,已經(jīng)九個多月了,他竇融就在南陽、潁川被綠林攆著跑,舊部盡失,顏面丟光。以至于投靠第五倫后,雖然魏王說“吐哺而得周公”,敬他為國士,爵位職務(wù)都沒落下,但竇融仍為麾下校尉所輕。
他往后若想在河?xùn)|令行禁止,這一戰(zhàn)就但有所表現(xiàn)!
靠著張宗折籌作為引子,竇融已經(jīng)把全軍士氣重新調(diào)動起來,但作為戰(zhàn)場宿將,竇融亦未因?qū)γ嬷挥袔装偃耸貍渚洼p敵,讓初次進攻失利的軍司馬來詢問,將交戰(zhàn)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告訴他。
“渭口河道寬、河叉多、蘆葦長得密密麻麻,有一人多高?!?br/>
“奉竇君之命,前幾日綠林賊未至?xí)r,在蘆葦蕩中藏了百多伏兵接應(yīng),以蘆葦為隱蔽,分散在各關(guān)鍵處安營。結(jié)果等登岸時,來迎的卻是換了甲胄的綠林賊,忽然暴起交戰(zhàn),定是彼輩將我軍伏兵悉數(shù)除掉?!?br/>
“綠林中也有善用兵者啊?!备]融頷首,如今渭口的蘆葦從反叫敵人給占了去,敵在暗,他們在明。但欲登岸擊鄧晨部卻又必須經(jīng)由此地,否則就得劃船逆渭水而行,再走幾里,卻是繞了遠路。
魏兵校尉、軍司馬們也知恥后勇,眼下并不畏懼,而是紛紛向他請戰(zhàn):“先前是中了賊子之計,不慎失手,如今吾等渡過來兩千余人,大船靠岸,步卒結(jié)陣前行,而小船沿著小汊往里索敵,賊人兵少,能奈我何?”
竇融沒有答話,先伸出手感受風(fēng)向,刮的是西南風(fēng),船只逆風(fēng)而行已很不容易,更別說加上逆流進入渭水,若是那樣,必會浪費更多時間。
“駛向渭口!”竇融如此下令,然而隨著河岸越來越近,他心中的不祥之感也越來越深。
開戰(zhàn)前竇融是親自坐船來考察過的,岸邊的蘆葦茂密,如今深秋已經(jīng)枯萎,頗為干燥,在風(fēng)中搖曳晃動,發(fā)出沙沙之聲,聽上去好似有千軍萬馬在里面挪動一般。
而岸上確實有些綠林兵卒在營火旁眺望,瞧見魏兵前鋒抵達,立刻抄起弓弩亂射,魏兵頂著盾擋箭跳上岸,他們?nèi)酉聨拙呤w后,卻已經(jīng)匆匆往后逃去,鉆進了蘆葦從中。
眾人要追,不想后頭卻傳來竇融之令!
“不得深追!”
想要一雪前恥的校尉、軍司馬們頗為不解,馬上故態(tài)復(fù)萌,有人陰陽怪氣地說道:“竇君莫非是怕了綠林不成?”
被綠林屢敗,這是竇融的痛處,所以必須表現(xiàn)積極些,但他卻沒被沖昏頭腦,冷靜地指點一位較為謹慎的軍司馬,讓他帶部眾緩緩前行。
“讓兵卒以橫隊搜索前行,后方陣仗鬧大些,叫綠林賊以為我大軍盡入蘆葦之中,聽到鳴金立刻退回來!”
麾下應(yīng)諾而行,眾人面面相覷,但竇融讓他們稍安勿躁。
“我看,竇周公就是被綠林打怕了,畏首畏尾?!备`竊私語被驚呼打破,如今已近平旦,天色將明,旭日已經(jīng)從東方升起,然而在蘆葦蕩深處,也亮起了許多亮點:火光!
鄧奉麾下八百人不足以守備綿延數(shù)里的渭口河岸,但卻足夠用來放火,隨著一陣鼓點響起,他安排好的人手點起火來,那炎炎烈焰從南向北燒,隨著風(fēng)鼓動漸漸彌漫,溝汊里也推出些堆滿薪柴的火船來,刮刮雜雜燒著,乘著順風(fēng)直沖將出來。
竇融立刻讓人鳴金,他麾下的士卒還沒走遠,立刻趕在被大火淹沒前退了回來,風(fēng)又緊,火又猛,眾魏兵只得鉆到爛泥地里,亦或是連跑帶游回到船上,頗有些狼狽。
而船上諸校,只瞠目看著燎遍整個渭口的火場,野雞亂飛,麋鹿奔逃,晚了片刻,他們也要被烤成熟肉。
竇周公在船上望火興嘆:“兵法云,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fā)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風(fēng)起之日也?!?br/>
“此地樹木叢雜,蘆葦從生,又值大風(fēng),正是用火攻最好的地方。”
“欺敵者必敗,方才若中了誘惑之策,悉數(shù)追入,船舶阻于汊口回旋不得,這火一燒,恐將大敗!”
眾人應(yīng)諾,都后怕不已,而等了片刻,火勢燒小時也不見敵軍殺出來,看來鄧奉放火是防守而非進攻,他靠著火場阻礙,帶兵從容后退。
倒是魏兵正在風(fēng)口上,叫煙熏得難受,竇融也沒有改風(fēng)向喚雨水的本事,這火不知要燒多久,只能采取第二策,帶人逆風(fēng)逆流進入渭水。
等他們登岸繞過冒煙的蘆葦從,追到禁溝里時,半個時辰過去了,綠林已丟下仰攻潼塬的數(shù)百具尸體,向南撤走。
景丹亦率部從潼塬下來,望見煙火后趕來的第七彪跟在后頭,與竇融匯合后,景丹尚能作揖有禮,第七彪?yún)s面色不太好看,質(zhì)問道:
“竇郡守,來何遲也?。俊?br/>
景丹與魏王設(shè)計的磨盤計劃,河?xùn)|軍頗為關(guān)鍵,張宗那一路前后千余人,創(chuàng)造了極大的戰(zhàn)果,算是達成了目標(biāo)。反而是竇融這邊人數(shù)更眾拉了垮,叫鄧氏兵從容退走。
景丹倒是會做人,勸著第七彪:“第七將軍,吾等已擊退綠林兩軍,殲敵俘獲數(shù)千,而我軍傷亡才千余,超出了大王籌劃,此乃大勝也!”
最愛欺軟怕硬的第七彪?yún)s仍不爽,張宗太過勇銳罵不出口,所有氣就全撒在可憐的竇融身上,瞪著他道:“沒錯,是大勝,就是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