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后是谷雨,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谷雨節(jié)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需注意預防“濕邪”侵體。
在東房大院住了七天左右,每天好吃好喝,好不愜意,蘇洵感覺自己胖了好幾斤。
可惜梁園雖好,卻非吾夢,溫柔鄉(xiāng)是英雄冢,安逸的生活只會消磨斗志,十天前蘇洵在蘇驍那特意取了軍令,便來到了軍營,重新以兩儀軍陣編練蘇氏東房三營戰(zhàn)兵。
蘇家校場
蘇氏軍營占地有數(shù)百畝,平日里蘇氏三營族兵都是在此操練,營門以山中青石,搭配青竹修建,進去營門便是校場以及點將臺。
校場是用來軍中操練和比武的地方,點將臺在校場前方,是點將出征的地方,通常在出征之前會在這里擇將。
然后是緊鄰的兵士住宿區(qū),旁邊設立演武場
伙房及就餐區(qū),緊挨著的是將領住宿區(qū)。
挨著將近住宿區(qū)的是議事廳,議事廳旁邊是蘇洵平時住宿的地方,再過來就是馬廄和馬場,蘇氏都是步兵,馬匹主要是將領使用,在后是糧倉,營地四周則是瞭望塔。
蘇氏狩獵開始是在全年圍獵,后來獵物越來越少,現(xiàn)在只在春季物資最缺乏的時候圍獵,所以現(xiàn)在平時三營戰(zhàn)兵都是在蘇氏軍營中訓練。
不過因為赤鱗大蟒進化的原因,日后東嶺山肯定也是不能去了,而且今天的春獵也只有200車,40萬斤的普通肉食,可見東嶺山中獵物也已近枯竭。
40萬斤看似不少,可蘇氏三營九千人,哪怕平時只在營中訓練,輔以草藥,每人每天消耗半斤多,也最多只能使用兩個月。
而兩個月后則必須另尋他法,更別說蘇州為了整軍,現(xiàn)在每天是每人配備了一斤。
蘇洵自十日前接命重新編練蘇氏族兵后,變將三營族兵,按照,兩人一隊,十人一什,五十人一哨,二百五十人一屯,千人一營,三千人一衛(wèi),一萬人設一軍,軍長也叫都督,總計設一軍三衛(wèi)九營三十六屯,正負96位將領,當然蘇洵自領軍長。
衛(wèi)長,營長,都是蘇家嫡系擔任,營長以下憑本事獲得,立大功者,可賜三品明勁典籍,蘇洵此令一下,軍中嘩然,旁系外系子弟,士氣高漲,人人用命。
要知道在這個血脈為尊的社會,階級非常固話,別說二百五十人的屯長了,就是五十人的哨長,都必須以血脈論資排輩。
真正的底層,是連當什長的資格都沒有,超凡顯世的世界,上層掌握絕對力量。
上升的渠道,修煉的秘籍早就被牢牢把控在世家門閥寒門大族手中,普通人連反抗的資格都沒有,或許今天造反,等不到晚上便被人摘了腦袋了。
在這種持續(xù)高壓下,近古以來數(shù)千年,底層人早已認命,血脈尊卑深入人心,王侯將相確實有種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蘇洵這次稍微放開了一些上升道路,就刺激的蘇家旁系,外系子弟雙眼通紅,嗷嗷直叫。
其實還好在場士卒都是蘇家血脈,再加上蘇氏東房的支持,不然族中肯定不會允許蘇洵如此亂來。
這演武十天以來,蘇氏軍中,可謂是人人用命,個個爭先,在蘇洵眼中,卻是士卒本命氣掙脫世間規(guī)則束縛,散發(fā)著屬于他們的光芒。
一道道或是淺紅,或是深紅的本命氣,全部顯現(xiàn)了出來,最重要的,竟然還有一道金色光芒本命氣,這可把蘇洵震驚住了,蘇洵本以為自己的天賦神通可以看穿一切,沒想到本命氣竟然會被世間規(guī)則壓制本體氣息,竟讓自己都發(fā)現(xiàn)不了。
其實也好理解,所謂龍游淺灘遭蝦戲,落難的鳳凰不如雞,每每亂世都有龍蛇起路,可盛世時哪怕是天生王者,看起來卻也都平平無奇。
比如漢朝開國太祖劉邦,天下未亂之前四十八歲只是一亭長,還不去現(xiàn)在鄉(xiāng)鎮(zhèn)派出所長管的人多,后來天下大亂一朝崛起,短短七年奪得天下,可見盛世時世間規(guī)則壓制的厲害,一個破碗討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如此。
在人道規(guī)則體制壓迫下,個人對于集體是特別渺小的,只有當掙脫了規(guī)則的束縛,才會綻放自我的光芒,而現(xiàn)在蘇洵頂住族中壓力,便是給了這些人一個機會,能綻放自己能力的機會。
所以便有了眼前這一幕,紅色本命氣足足上百道,紅色為百里之才,代表了這些人個個都有千人營長之才,未來至少當個營長是沒有問題的,西嶺山殘余龍脈加上蘇氏兩百年的儒武并行,打造的家族底蘊果然恐怖。
而那道金色本命氣,真的是蘇洵沒有想到的,這真是應了那句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沒想到蘇氏外族中竟有如此大將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