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教主哪里會將那百來名弟子放在眼里,依舊臉色冷峻地向前走著。
當越過石牌坊來到這他們面前的三米處的時候,洪教主放開身上的威壓,將這百來人鎖定,而后者便像被推了一樣,一齊地緩緩后退。
只是還不等洪教主再次出手,前方半空中飛出了五位高手。
這五人中,除了程風之外,當初遠赴蒙古援救朱瞻基的華山五俠都到了,另位則是紫木道姑。
這五人已是華山派的長老,武功更是非同尋常。
其中的神木道長便是蔣云亭剛才所提到的華山派代掌門人。
待到來到了洪教主面前,神木道長舉起了拿著寶劍的左手示意身后的弟子退開之后,便朝著洪教主抱拳說道:
“不知洪教主大駕光臨,貧道有失遠迎。為表敝派的歉意,就讓貧道師兄弟五人來領(lǐng)教一下洪教主的紅日神功!”
你說這神木道長平日本是溫文爾雅的人,可是此時為何不問問洪教主所來何意?
哪有一上來就這般直接地說要領(lǐng)教對方的高招的呢!
他似乎是在學赤木道長說話,哪里還有一點名門正派的風度,儼然一個莽夫的作派。
其實,這才是真是的神木道長。
神木道長雖然平時表現(xiàn)溫文爾雅,但是內(nèi)心卻是極為護犢子的人。
傷了華山派的弟子,挑釁華山派的威嚴,便是冒犯了他,他便不會和你講什么溫恭儉讓。
然而不講溫恭儉讓,也并不意味著一定要講刀槍劍戟??!
可是,神木道長為何偏偏就是這樣講了!
一直以來,都是華山派代表中原武林在阻止拜火教東進,獨家面對拜火教的壓力。
時間一長,便將拜火教當成自身的天敵;加上十六年前,因為張玉之死,永樂皇帝對華山派采取了敵視的態(tài)度,從而使得華山派這是六年來時時謹小慎微,有些時候竟然也要忍氣吞聲,甚是難看。
神木道長因為受儒家的忠君思想的荼毒,不能如赤木道長等人一樣,怨懟永樂皇帝,便用了一招“移花接木”,統(tǒng)統(tǒng)地將這筆賬算在了拜火教和洪教主的身上。
不僅如此,三木道長因為三年前為了給朱瞻基打通經(jīng)脈,所耗損的內(nèi)力至今還沒有恢復(fù)到之前的八成。
估計還得再用三年的時間才能恢復(fù)到以前的狀態(tài)。
這前前后后花費在療傷上的六年時間,無疑就是將成為洪傲教主在隨后的“十年之約”中擊敗三木道長的最佳幫兇。
所以,神木道長想借此機會,聯(lián)合五人之力,看看能不能將洪教主打傷,以便在之后的“十年之約”中,三木道長能夠有個公平的機會和洪教主進行對戰(zhàn)。
況且此時的洪教主不專心修煉紅日神功,以便應(yīng)對“十年之約”,而出現(xiàn)在華山,神木道長心中認定洪傲教主已經(jīng)練成了紅日神功,想來華山派逞威,所以神木道長便直截了當?shù)靥岢隽吮仍嚒?br/> 雖然,神木道長的話令洪教主很詫異,不過洪教主也不想廢話,便直接答道:
“很好!本座不久前剛領(lǐng)教過華山劍法,意猶未盡,今天正好可以再過把癮。便讓本座來看看諸位的劍法有鬼劍樓主的幾分火候。”
洪教主的話,神木道長等人聽起來是覺得有些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