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永川王王妃散播流言,聲稱說王爺是被他殺而死,如此一來,就算是否定了圣裁的定性。
這可是公開與皇帝唱反調(diào)呀!
嗯~~~
齊譽突然想起,就在前兩天時,永川王府不是意外失火了嗎?
王妃她有沒有被燒死呢?
咳咳!
還是別操心那些事了,先管好自己的吧。
方才孟既明說了,永川王在臨死之前曾在兇手身上扯下來一個物件,并說和自己有關(guān),那東西又是什么?
面對疑問,孟既明直接回道:“是半幅畫,”
“什么畫?”
“據(jù)永川王妃說,是半幅用彩繪畫出來的《蟋蟀圖》,圖上沒有落款。”
蟋蟀圖?
感覺有點熟悉??!
突然間,齊譽腦海中一閃。
想起來了!
自己曾經(jīng)不就畫過這么一幅沒有落款的圖嗎?而畫的賣主,正是那位年輕的公子——李良吉!
莫非……他說的就是此圖?
孟既明似乎猜到了齊譽的所想,直接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啊,真是我呀!
若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殺死王爺?shù)膬词趾苡锌赡芫褪悄俏焕罟樱?br/> 另外還有,永川王妃故意放出這么一條消息,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是想給永川王翻案?還是其他?
猜不出來……
靜了片刻,孟既明才壓低了聲音,道:“總之,你知道永川王妃她人有問題就行了。她的此舉,直接引起了吾皇的不悅,所以——王府就著火了。”
皇上生氣了?
感覺有點亂,先捋一捋。
假設(shè),永川王就是李良吉所殺,而王妃在了解到了真實情況后也放出了風聲,然后皇帝聽說了,他對此不滿而動了殺機。
那么問題來了。
這個李良吉和皇帝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
他就值得今上如此重視?
對此,孟既明也表示不知。
齊譽很遺憾地嘆了一聲,道:“兄長為什么會來到永川府呢?”
孟既明道:“我是奉了皇上的密旨,協(xié)助刑部來這里一同查案的?!?br/> 刑部?
不對呀,所來的一行不是禮部的人嗎?
哦……他說的是密旨!
明白了!
孟既明呵呵一笑,道:“是這樣的。明面上,皇上讓禮部的人以褒獎文教的名義來到永川,用以掩人耳目。而在暗地里,卻讓刑部和我們大理寺的人來此暗查,愚兄此行的任務(wù)比較簡單,就是調(diào)查一些卷宗?!?br/> “那王府失火……?”
“估計是,廠衛(wèi)下的手?!?br/> 廠衛(wèi),是只聽命于皇帝一人的部門。
用后世的話來說,他們屬于是特務(wù)和殺手的綜合體。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焚燒王府應(yīng)該就是皇帝親自下的命令。
呵呵,難怪庾海在救火時顯得那么磨嘰,想來他是早就看出了什么端倪,所以才出工不出力的。
不過,這里面還有個疑問。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他若想抄誰的家,下一道圣旨不就完了嗎?何必要偷偷做動作呢?
嗯……
唯一的解釋就是,對于這件事,皇上并不想知道人太多,所以才會選擇在暗里處置。
齊譽拉回了思緒,又道:“永川王涉嫌謀逆,之前沒有公開,估計是皇上還念在手足之情的份上,才決定不予追究而囫圇定案的。沒想到,王妃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挑釁圣意,呵呵,她死得可是一點都不冤呀!”
“你錯了,她并沒有死!”
“沒死?”
“嗯!”孟既明呷了口茶,說道:“刑部的人在打掃永川王府的廢墟時,沒有發(fā)現(xiàn)一具尸體,也就是說,王府的人在大火中都幸存了下來。后經(jīng)查驗,在王府的最深處,居然還藏著一條直通城外的暗道,想必……他們都是從那里逃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