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shù)家,繪畫,寫作時,有靈感一說。
靈感,就是心靈的感動。
靈感來了,才如泉涌,下筆如有神!
只是習(xí)武,能有什么靈感可言?
王斌一片迷糊。
老爺子道:“多走一走,走得地方多了,心胸開闊了,自然有會心有感動,邁入暗勁!”
“老爺子,什么是至誠之道?”忽然問道。
“《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朱熹集注:“至誠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誠不能為?!崩蠣斪拥溃骸斑@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圣人的心境!”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歲,孔子才明悟至誠之道,才真正成了圣人!”
王斌又是問道:“那化勁之后,是什么境界!”
老爺子沉默了:“后面沒有境界!前人如何,我不知道。而我見過的武者中,老一輩的八卦拳董海川,太極拳楊露禪,年輕一代的八極拳的李文書,李存義等等,都是到了化勁!至于后面的境界,不知道,也沒有人邁入那個境界!”
老爺子,是一代武道宗師,可也僅僅是化勁巔峰,后面的境界,根本不知道,甚至不存在。
王斌咳嗽了一聲道:“難道真的沒有境界了?前方無路!”
老爺子道:“當(dāng)年李存義,也是這樣問我,為了不打消他的信心,我又是提出了三個境界,分為丹勁、罡勁、神勁?!?br/> “化勁大成之后,能控制渾身上下任何一塊筋腱、肌肉、皮膜,搬運周身氣血。此時,若是功夫更上一層,能將精氣神,收斂成一個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的點,我們便稱之為抱丹。抱,意思是將全身氣血合攏抱而為一。丹,取道家金丹之意。金性不朽,丹成圓融?!?br/> “抱丹之后,便是先天罡勁,凌空一寸打的功夫。說白了,就是暗勁凌空勃發(fā),打出明勁的效果來,出手一寸之后,仍可以傷人。正如拳經(jīng)中所說:筋骨發(fā)力,震而不蕩為先天,節(jié)節(jié)挪移,爆而不響為罡氣。若練拳之人達(dá)此境界,則離大道不遠(yuǎn)。”
“罡勁之上,便是神勁。古語有云:打破虛空,見神不壞。這個神,并不是神話中的神靈,而是指自己的身體。見神不壞,就是能見到自己身體最細(xì)微的地方,時刻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圓滿的狀態(tài),而成就不壞不漏的境界?!?br/> “不壞,并不是不會損壞,也不是堅若金剛,斧劈刀砍而不傷。而是一旦身體有了損傷,不論多么細(xì)微,都能察覺到,從而想辦法去修復(fù)和彌補(bǔ),讓自己的身體時刻保持圓滿和巔峰的狀態(tài)?!?br/> 老爺子道,“這些都是我想象出來的境界,到底存在不存在,我也不知道!而董海川,楊露禪也是有不同的想法!”
我暈!
總算是明白了,后面三個境界,是什么回事?
說白了,后面三個境界,都是這些國術(shù)大師想象出來的,到底存在不存在,到底有沒有,只是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