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能是曹丕更好,但要是曹丕用了他的辦法出錯被曹操擼了,那也沒關(guān)系,反正總是削弱曹操實力。
“計將安出?”
劉玄突然答非所問,且反問曹丕道:“公子植有楊家,不知君有何人?”
曹丕臉色變得灰白,低頭道:“丕無人耳!”
曹丕無人乃是正常事,自曹昂、曹鑠死后,他便是嫡長子,本身集天下目光于一身,這種事態(tài)不明朗情況之下,真正的大佬都沒有立馬下注。
司馬懿雖然已經(jīng)歸屬與他,但不代表司馬家同意,而且兩人還是秘密來往,根本談不上什么勢力。
充其量還有一個,在曹氏集團之中,算不得什么大家族的甄家。
反觀曹植,因與楊修交好,又有才名在身,在得曹操寵愛,故而身旁便圍著一群勢力。
曹丕與之相比,天壤之別!
“如此君當(dāng)拉攏他人,為之助力而,不然勢單力孤,尊駕何意抗衡?”
莫說明朝朱標(biāo)、清朝愛新覺羅·胤禛都需要勢力。便說漢唐之時太子,若無勢力早晚必被他人所害。
漢唐太子有東宮六率,以及東宮輔臣,完全便是一個小朝廷,如若沒有這些,這個太子便是任人宰割之輩。
固然曹丕尚且不是太子,然其既要奪嫡,不可能孤身一人上陣。
即使佛祖還有三千佛陀,八百羅漢做幫手,玉帝還有十萬天兵,五方大帝來助陣,更何況凡人?
按照歷史發(fā)展,再過不久曹操便會給他配備人員,但曹丕此時則必然無法知曉后世,只是被劉玄一頓恐嚇,已然難分東西了。
“結(jié)交朝臣,則必然引大人忌憚,如何能行之?”
曹丕所思確是正確想法,如果他結(jié)交人,必然就會引起曹操忌憚,那時恐怕會親自下場,將其廢黜。
可劉玄又怎會讓其覺醒?
于是搖頭說道:“難不成君將生死托于他人之手不成?如若尊駕不拉攏他人,萬一曹公對公子不滿,從而棄之敝履,閣下以何相抗?”
劉玄這短短幾句話,卻敲中了曹丕內(nèi)心脆弱之處。
曹丕最怕便是,曹操突然下手,強行不讓他當(dāng)繼承人。
可他卻忘了,要是曹操真的親自下場,靠著一些拉攏的人,就真能抗衡曹操不成?
劉玄正是因為對方這個弱點,從而進行攻擊,讓曹丕根本無法冷靜下來,如何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一個人落水,他會拼命抓住一根稻草,哪怕那根稻草并不能挽救他的性命,他的做法也會同樣如此。
是時曹丕臉色變得灰白,瞳孔失去往日光彩,只是搖搖頭,輕嘆:“不可!”
劉玄聽后乘勝追擊,說道:“既然如此,那閣下便需要自己結(jié)合力量,以求自保!”
曹丕突然想起,他和劉玄正是談這個事情,于是抬頭問道:“如何行之?”
“既然曹公見舉薦之途不堪已用,欲唯才是舉,公子可為之出策,仿月旦評而設(shè),諸郡設(shè)小中正官,諸州設(shè)大宗正官,從而量才定品。
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如此在下謂之:‘九品官人法’以品第選拔官吏,曹公早已行之,是故公子無須擔(dān)心,會出紕漏。”
對于以品第選拔官吏,從《三國志·吳志·魯肅傳》記載:“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牘車,從吏卒,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就可看出,曹操早就搞過類似的東西。
也不怕對方會有什么懷疑,而且這是在將曹操草創(chuàng)的東西進行完善,曹操更是喜樂見聞。
但是曹丕卻不懂,這與他有何干系,于是問道:“此選材之法,與我何益!”
這便是眼睛只鉆到繼承人上面去了,不問這個辦法,對于國家有益無益,只問對自己有無好處。
對自己無好處之事,無論其對國家利弊如何,他將都會視之不見,乃至于根本不想去細(xì)細(x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