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說的這些,都是比較先進的想法,在他十四歲的年紀,實在難得,呂渭綸一邊聽一邊用心去記。
“在我二十八歲時,母親靠著做針線活把我送入了郡庠?!?br/>
這郡庠說的就是郡縣的“貴族”學校,那里的學費都是比較高的,由此可見,海瑞的母親真的是很艱難,同時也很有想法。
她一個人拉扯孩子,同時又要求他一定要有志向,供她上學。
或許她早早的讓海瑞在家里種地,她就不用那么辛苦,但若是那樣做,也就沒有今日的海瑞了。
說了這么多,呂渭綸覺得,海瑞的母親真的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
“母親將我送入郡庠,我十分珍惜這個機會,剛?cè)雽W時就寫下了一篇《嚴師教戒》,用以約束自己的行為?!?br/>
“我認為,一個人不能庸庸碌碌地過一輩子,也不能在紙醉金迷中糊糊涂涂地度過一生,應以圣賢為榜樣,為百姓多做事情?!?br/>
呂渭綸心里重復了一遍,“以圣賢為榜樣……為百姓多做事情……”
“我當時在文章中告誡自己,不要只想著中科舉、做大官,也不要沉迷女色、花天酒地?!?br/>
“也不可放棄自己的操守,在金錢財富面前要站得穩(wěn);不能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則放縱?!?br/>
“不能言不由衷;不能貪圖享樂,見利忘義,無羞恥之心;不能失去浩然正氣;不能隱諱不足而自以為是……”
……
想到這些,呂渭綸有些慚愧,他對自己的確沒什么嚴格要求,甚至在剛離開京城之時多在想著如何享樂。
他現(xiàn)在能做到的就是,沒有沉迷女色,沒有花天酒地,也沒有為金錢財富而屈服……
他心里記下了,這些已經(jīng)能做到的,以后要保持好,那些還沒做到的,以后也要盡力而為。
……
“我當時認為,如果讀書只是為了求得一官半職,謀取個人富貴利達,只會寫些“酸文”、“陳語”,“窮一生讀書作文,于國家身心毫無補益”,是十分可恥的?!?br/>
“這個想法也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br/>
“還有就是關(guān)于生活中的,一個人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隨隨便便,則理智就會因之受到損害。禮不單只是“謙讓”,還有“嚴肅”和“自尊”的內(nèi)容。”
“該尊時決不能卑,該卑時則不可以尊?!?br/>
海瑞重禮,這也是古代的禮制影響,有明確的禮制觀念。
“嘉靖二十八年,我參加了科舉,考取了舉人。之后于嘉靖二十九年和嘉靖三十二年分別參加會試,結(jié)果都落榜了?!?br/>
“但是我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和人生態(tài)度?!?br/>
“沒有把科舉看作是唯一的出路,而是牢記自己的抱負就是要為百姓做一些好事。士君子由科目奮跡,皆得行志,奚必制科?”
“在那之后,我被朝廷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縣擔任教諭一職,負責那里的教化事宜?!?br/>
呂渭綸心里知道,從這個時候起,才是海瑞真正在基層開始為百姓服務之時,可這個時候,他都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
“教官掌一邑之教,一邑之臃腫薄質(zhì),俱賴其陶成?!?br/>
“教化工作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地方風氣的好壞,所以我要求所有從事教化工作的人必須認真負責,不能安閑以自曠?!?br/>
“學堂的教育就是要使學子“義理明而心性醇”,要把學子們培養(yǎng)成為明白事理、品格端正,有益于大明、有益于百姓的人?!?br/>
“當時,南平縣的教育工作混亂,學習風氣很差。例如學籍登記十分馬虎,存在著虛報學生年齡籍貫,甚至冒名頂替的現(xiàn)象;有不少富家子弟在學堂并不讀書,而是通過送銀子、托關(guān)系等旁門左道獲取成績;亦有一些教習為了巴結(jié)上司,極盡獻媚之能事?!?br/>
“發(fā)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后,我下決心大力整頓南平縣的學風!”
“那是我第一次決定在地方上做些什么,做出些改變,可能就如同你現(xiàn)在的心情一般,不過我那時都已經(jīng)四十多歲,過了不惑?!?br/>
呂渭綸想想也是,海瑞是從一個縣里的教諭做起,那是一個很小的官,而自己的起點卻是正三品的刑部侍郎,這實在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這個時候,他打斷了海瑞,問他借了幾張紙來,準備做些筆記。
雖說海瑞是在管一個縣的教育工作,自己管的是南京國子監(jiān),這個國家性質(zhì)的大學堂,但他還是覺得海瑞的經(jīng)歷有他可以學習的地方。
……
“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后,我參考了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時制定的《學規(guī)》,及朱熹的學生后來在傳貽書院中所實施的規(guī)章制度,為縣學制定了《教約》。《教約》一共有十六項內(nèi)容,整個縣學無論是教習還是學子必須遵照執(zhí)行?!?br/>
“首先就是那些教習和助教,必須要以嚴師自處,對未盡職的教習,輕則訓斥,重則移出縣學,決不姑息!”
“我在南平當教諭,前后共四年多的時間,最終的成果也還算不錯。在這期間我也意識到地方教學的重要性,身任教育之職,就負有替圣人傳道授業(yè)的責任。”
“而要完成這個重任,如果沒有良好的學風,則一切都是空話?!?br/>
“我在《規(guī)士文》中對年輕學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們不要“恃其才學,藐視師長”;不要“小不忍而動大怒”,更不能因一些小事便聚眾鬧事;要尊重父母、師長,要懂得禮義廉恥,道德的建立才是成長的基本條件。”
……
呂渭綸聽了這些,手一直都沒有停下來,在紙上用毛筆“唰唰唰”的記下,海瑞的這些經(jīng)歷全部都是實踐經(jīng)驗之談,他完全可以借鑒到國子監(jiān)之中。
“你是南京國子監(jiān)的祭酒,不需要畏手畏腳的,雖然你沒有權(quán)利管轄其他地方的學子,但這整個南京國子監(jiān),都歸你管,你可盡情施展?!?br/>
“我國家群士黌宮,導之師儒,優(yōu)之廩祿,復其身及其宗族,待之不為不厚矣。至求士之可以潤澤生民,還報天子者,則鮮其人焉。何上之人意在得賢,而士之所希在榮利也?”
呂渭綸聽了后,回道,“先生是說……讓我引導那些學子的人生方向,他們在國子監(jiān)中學習,是為大明,是為大明的百姓,不是讓他們?nèi)ダ脵?quán)力,徇私舞弊,朋比為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