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些之后,我又寫了其他的一些舉措?!?br/>
“邇者,嚴(yán)嵩罷相,世蕃極刑,差快人意一時稱清時焉……”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內(nèi)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責(zé),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過于苛斷,是陛下情之偽也……”
“陛下之誤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長生也……”
“陛下又將謂懸刑賞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無不可治,而玄修無害矣乎?夫人幼而學(xué),既無致君澤民異事之學(xué),壯而行,亦無致君澤民殊用之心……”
“諸臣必有為陛下言者。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則在陛下一節(jié)省間而已。京師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節(jié)省而國有余用,民有蓋藏,不知其幾也。而陛下何不為之?”
……
……
海瑞沉聲道,“在最后,我勸說陛下,所謂求長生不老之藥,都是些騙人的鬼話,誠懇地希望他能“翻然悔悟,日視正朝”,與大臣們一起重振朝綱,撫恤百姓?!?br/>
“夫君道不正,臣職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復(fù)何言?大臣持祿而外為諛,小臣畏罪而面為順,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br/>
“是以昧死竭忠,惓惓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間,而天下之治與不治,民物之安與不安決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這兩句話,也就是治安疏的結(jié)尾了,這充分表達(dá)了海瑞的意志,他是想讓嘉靖帝知錯悔改,除奸臣,明法治,棄玄修,做一個明君,造福百姓,造福大明。
關(guān)于治安疏,嘉靖帝去世已久,呂渭綸也不是那個時代的人,沒經(jīng)歷過那件事。
可當(dāng)他聽到海瑞說出這些內(nèi)容時,渾身上下的每一個細(xì)胞卻是都被調(diào)動了起來,那種時候,奸臣當(dāng)?shù)溃实刍栌?,沒一個人敢說出內(nèi)心的話,只有海瑞!他敢!他寫下了治安疏!
海瑞……才是大明需要的人!
只要有他在,人們都知道,有一個忠義之士一直在關(guān)注朝堂的種種,一有問題,他就會發(fā)聲,他要試圖喚醒那些裝睡的人,成不成功不知道,可那種奮而提筆,直面權(quán)貴的勇氣,在嘉靖年間的朝堂上,僅此一人。
……
說到這里,呂渭綸也被海瑞的那種情感影響到了,他在想以后的自己能否在萬歷荒靡朝政之時,及時叫醒他。
他有這個勇氣嗎?
……
海瑞繼續(xù)說著,“嘉靖皇帝知道后,在朝堂上勃然大怒,將奏本扔在了大殿之上,當(dāng)即就下令要把我抓起來?!?br/>
“皇帝身旁一個宦官說,海瑞這個人神經(jīng)不大正常,經(jīng)??诔隹裱?。聽說他來呈奉奏本時,已知道一定會觸犯陛下,罪當(dāng)必死,于是買了一口棺木,遣散了所有的僮仆,和妻子作了最后的訣別。他一定已在家里等待皇上的發(fā)落,是不會逃跑的?!?br/>
說到這里,海瑞笑出了聲,“你別說。當(dāng)時這宦官猜的還真對,我知道皇帝不可能看了奏本就會醒悟,知道必死無疑,因此根本就沒打算跑?!?br/>
“當(dāng)天,我就被錦衣衛(wèi)抓捕入獄?!?br/>
“事后,我聽好友說起這件事,據(jù)說皇帝將我抓起來之后,過了一會又讀起治安疏,一天里反復(fù)讀了多次,感到嘆息,還對身邊的宦官說:海瑞這個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br/>
“也就是因為皇帝稍微悔悟,我并沒有被處以死刑,之后也從錦衣衛(wèi)的刑獄轉(zhuǎn)到了刑部的大牢?!?br/>
“刑部的官員對我還不錯,這個事就這樣逐漸被壓了下去,這一壓就是十個月?!?br/>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這個一直追求長生不老的皇帝,沒了……”
說到這里,海瑞又哭了。
由此也能看出,他對于這個皇帝還是有感情的,雖然他昏庸,修道,但這仍然不影響海瑞對嘉靖皇帝的忠心。
這就是封建帝制,皇帝就是大明國家的象征。
……
呂渭綸心里浮現(xiàn)出嘉靖皇帝的一生。
明世宗朱厚熜,明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年號嘉靖。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玩樂一生的武宗病逝,因無子嗣可繼承皇位,太皇太后張氏就命內(nèi)閣大臣在宗室子弟中挑選繼承人。
大臣楊廷和等提出:“兄終弟及,按序厚熜當(dāng)理。”張氏也沒有異議,就下詔擁立朱厚熜為帝,這樣15歲的朱厚熜意外的在1522年當(dāng)上了皇帝。
朱厚熜原本是個藩王,受封在安陸,就從安陸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在京師郊外,內(nèi)閣大臣們用皇太子的禮儀迎接這位新帝。
朱厚熜來京之前已經(jīng)熟知禮儀,就拒絕參加這個儀式。
他責(zé)問眾臣:“遺詔寫得很清楚,我是遵照兄終弟及的祖訓(xùn)嗣皇帝位的,你們用太子的禮儀迎接我,難道我是來做太子的嗎?”
大臣們這才明白小看了這位15歲的小皇帝。朱厚熜不僅機(jī)敏,而且態(tài)度強(qiáng)硬,很注重維護(hù)自己的權(quán)威。
于是,大學(xué)士們立即重新安排迎接儀式,改由皇太后率領(lǐng)群臣上表勸進(jìn),勸進(jìn)表上了3次,朱厚熜才覺得合乎天子之禮。
然后他于午時從大明門入宮,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和登基儀式后,才正式稱帝,即明世宗,次年改元嘉靖。
朱厚熜以“嘉靖”為年號,是希望能平亂求治,革除弊政,興復(fù)明王朝,可見他即位之初,就很有雄心。
可好景不長,由于皇帝非常信道,從嘉靖二年起,就日日香花燭燈,搞得皇宮中煙霧繚繞,幾乎變成了道觀。
嘉靖三年冬,他將江西道士邵元節(jié)詔入皇宮后,就開始學(xué)習(xí)長生之術(shù),他一心想長壽,將朝政也擱置一邊不理了。
從此就開始他的皇宮修道生涯,并一直延續(xù)到他去世。
更可怕的是,他不僅在宮中修道,更干出一些骯臟的事跡,他不斷命人從民間挑選淑女入宮,以供他玩樂,不少女子因此被殘酷折磨致死。
而就是因為他這個癖好,嘉靖二十一年,皇宮里爆發(fā)了宮女造反事件,某一日,他在乾清宮西暖閣里呼呼大睡之時,身邊無人侍奉,十幾宮女擁上來,拽住世宗,打算用繩子將他勒死。
可最終還是沒有成功,事后,皇帝先后處死的有100多人。
這起宮女弒君事件,史稱“壬寅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