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正是太平洋上風暴多發(fā)季節(jié),沒有風暴時海面卻風平浪靜,突然,遠處傳來了轟轟的聲音,像是大炮發(fā)射時的聲響。
????隨著距離的逐漸拉近,轟轟的聲音也清晰的傳來過來。這時就可以看出一支有二十多艘戰(zhàn)艦組成的強大艦隊,正是曾經(jīng)被稱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十的北洋海軍。在此時朝鮮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北洋海軍又為何會出現(xiàn)在這里。
????原來《北洋海軍章程》規(guī)定,每三年欽派大臣會同校閱海軍一次。1891年(光緒十七年),北洋艦隊成軍后三年,海軍衙門于8月下旬,奏派李鴻章與山東巡撫張曜進行首次會校。5月23日,李鴻章率水陸營務處直隸臬司周馥、津海關(guān)道劉汝翼等由大沽乘船出發(fā),先后到達旅順、煙臺、大連、威海衛(wèi)、膠州等地,除校閱北洋艦隊襲營陣法、施放魚雷、演習打靶外,還視察了各炮臺、船塢、魚雷、水雷學堂以及各口陸軍情況。校閱完畢回到天津后,李鴻章與張嚯會銜上奏校閱情形。他們說,北洋艦隊已經(jīng)能夠“衽席風濤,熟精技藝。陸路各軍,勤苦工操,歷久不懈。新筑臺壘,鑿山填海,興作萬難,悉資兵力。旅順、威海添設學堂,諸生造詣多有成就?!备骶址略熘笈凇椝幍取皩崬榍按酥袊从小?br/>
????1894年(光緒二十年)3月24日,海軍衙門再次奏派北洋大臣李鴻章和邦辦定安第二次會校海軍。會校前,制定了《北洋海軍大閱章程》,對“大帥親臨閱操行船陣各事宜以及儀節(jié)仿照前屆成例匯為定章”。分為迎接、執(zhí)事、閱操陸師等章程。此外,還單獨制定了《大連灣海防大閱章程》、《煙臺海防大閱章程》。5月7日,李鴻章率同北洋前敵營務處山東登萊青道劉含芳,前任津海關(guān)道劉汝翼、旅順水陸營務處直隸候補道龔照玙以及山東海防營務處李正榮、天津軍械總局張士珩、大沽船塢顧元爵等大批隨員,乘海晏輪自天津啟程,歷經(jīng)大沽、旅順、大連灣、威海衛(wèi),膠州、煙臺等地校閱視察。
????從大沽出發(fā)時,參加會操的除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所率定遠、鎮(zhèn)遠、濟遠、致遠、靖遠、經(jīng)遠、來遠、超勇、揚威(威遠、康濟、敏捷先期抵旅順口等候)等船外,還有記名總兵余雄飛所率廣東艦隊之廣甲、廣乙、廣丙三船。記名提督袁九皋、總兵徐傳隆分帶南洋艦隊之南瑞、南琛、鏡清、保民、開濟、寰泰六兵船。船隊沿途操演陣法。5月17日夜,李鴻章等觀看了六只魚雷艇試演襲營陣法,“黑暗中駛?cè)胫氐?,各兵艦疾開槍炮拒敵”,“攻守多方,備極奇奧”。18日上午,定遠、鎮(zhèn)遠、濟遠、致遠、靖遠、經(jīng)遠和來遠等七艦與廣乙、廣丙兩船在大連青泥洼演放魚雷,“均能命中”。下午各船到三山島打靶。在行駛中射擊騖遠之靶,成績良好。其中經(jīng)遠共發(fā)十六炮,命中十五炮。21日,在威海衛(wèi)由北洋艦隊進行登陸演習槍炮陣法,皆“靈變純熟,快利無前”隨后,各船水兵打靶,并由威遠、敏捷、廣甲三船操演風帆,“均甚靈速”。夜間合操,各艦萬炮齊發(fā),“起止如一”。21、22兩日,專門在威海衛(wèi)劉公島、日島觀看試放地阱大炮轟擊靶牌。各炮射擊,“靈準非?!?。并視察了旅順、大連、威海衛(wèi)劉公島、山海關(guān)所設之魚雷、駕駛學堂、管輪學堂、水雷學堂、槍炮學堂、水師學堂等?!鞍l(fā)策考問,條對詳明,面試技藝,并臻精密,足備水陸將弁之選”。
????李鴻章等在校閱海軍操陣、演雷、打靶及考核各學堂外,對??谂谂_、沿海陸路各防營、船塢、廠庫等,也進行了校閱和視察。這次大閱自5月7日開始至25日結(jié)束,歷時近二十天。29日,李鴻章等向清政府奏報校閱情形。在奏報中,李鴻章文過飾非,裝璜門面。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當然要自我夸耀一番,把北洋艦隊描寫得完美無瑕,這當然不符合事實。實際上,北洋艦隊自1888年(光緒十四年)成軍以來,未添新船。船艦炮械,均已陳舊。尤其缺乏快船及速射炮。負責供應北洋艦隊炮械彈藥的天津軍械總局,又被腐化官僚張士珩所把持,北洋艦隊炮彈奇缺。同當時擁有快速巡洋艦和多數(shù)速射炮的日本海軍比較,是相形見絀的。
????其實,早在這次海閱未完成之前,袁世凱就曾向李鴻章報告說朝鮮東學黨起義已經(jīng)十分嚴重,是否需派兵參與進去。但當時正是李鴻章在海上檢閱艦隊海上打靶訓練之時,并未重視這件事情,也沒有任何舉動。
????6月1日,農(nóng)民起義軍攻克南方重鎮(zhèn)全羅道首府全州,進逼漢城,京師震動。朝鮮封建統(tǒng)治者驚恐萬狀,急忙派洪啟薰為招討使,統(tǒng)兵八百,借駐泊仁川之中國平遠艦,率朝鮮之蒼龍、漢陽兩艦,在長山浦登岸,赴全州清剿。清政府駐朝鮮通商事務大臣袁世凱派遣徐邦杰隨往照料。洪啟熏率軍多次進攻全州,都被農(nóng)民軍打敗。朝鮮政府看到自己無力鎮(zhèn)壓起義軍,便決定乞求清政府派兵助剿。6月3日,朝鮮政府由兵曹判書閔泳駿將乞援書交予袁世凱,請求袁世凱“迅即電懇北洋大臣,酌遣數(shù)隊速來代剿”。袁世凱收到乞援書后,思慮再三還是再次電稟李鴻章。
????這時,日本政府為了混水摸魚,便命駐朝鮮代理公使杉村濬刺探清政府的態(tài)度。杉村派譯員會見袁世凱,勸誘中國出兵到朝鮮“代為戡(亂)”。并假惺惺地表白說:“我政府必無他意”。接著,杉村再次自會見袁世凱,敦促清政府出兵。3日,袁世凱又致電李鴻章說:“杉與凱舊好,察其語意,重在商民,似無他意。”李鴻章聽信袁世凱對日本“必無他意”的謊言信以為真,即令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派濟遠、揚威二艦赴仁川、漢城保護僑商。并令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zhèn)總兵聶士成率部二千余人東渡。6月6日,東渡清軍乘坐招商局輪船前往朝鮮。東學道起義軍在清軍到達前,方面由于受了朝鮮統(tǒng)治階級“媾和”的欺騙,同時,懾于清軍的壓力,向朝鮮政府提出十二條要求后,于6月12日撒出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