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駕崩。
這個消息宛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幾乎全天下的勢力都在關(guān)注洛陽的局勢,一夜之間,這個消息就傳遞出去。
洛陽大將軍府,何進是第二天早上得知的消息,幾乎是手忙腳亂地穿上衣服,爬一般地從府邸中出來,準備立即趕去皇宮。
但此時,住在他府邸的所有幕僚幾乎同時奔走相告,紛紛跑出來,攔在了何進出門的道路之上。
何進穿梭在府邸往門外走,他們就一路跟隨勸說。
“大將軍,機會難得,如今陛下龍殯歸天,沒有了皇帝庇護,宦官再也沒有保護,我等應(yīng)該現(xiàn)在就帶兵入宮,誅殺宦官,以正朝綱?!?br/>
“是啊大將軍,帝昨夜崩,史侯還在宮中,萬一宦官對史侯不利,要擁護董侯登基,則萬事休矣呀?!?br/>
“大將軍,忠言不能逆耳,你得聽我等一句勸呀,此時正是良機,不能錯過!”
鄭泰、陳琳、盧植、蒯越、張津、何顒、逢紀、鮑信、王允等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勸何進現(xiàn)在就帶人殺入宮去。
何進一邊疾步往外走,一邊對眾人惱怒道:“汝等莫再說了,天子才剛剛駕崩,我若是立即行刀兵之事,便是犯上謀逆,諸君是想讓我擔(dān)負罪名嗎?”
“這.......”
眾人面面相覷,也確實是這個道理,天子才駕崩,大將軍就帶人血洗皇宮,天下人會怎么說?
看來何進是不想擔(dān)當(dāng)這個將來可能會被寫入史書“謀逆”的罪名。
見勸不動他,鄭泰稍稍思索,說道:“既然如此,大將軍首要之事,則應(yīng)該立即接管禁軍,擁護史侯登基,遲則生變?!?br/>
“不錯,只要史侯登基,大將軍則可以借新君之詔,下旨賜死閹宦,到那個時候,可謂名正言順矣?!?br/>
“天子喜愛董侯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一旦天子留下遺言,讓宦官擁立董侯為帝,那萬事休矣,大將軍千萬不能在這件事情上糊涂?!?br/>
諸多幕僚們知道何進沒有擔(dān)當(dāng),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何進可以立即擁護劉辯登基。
劉辯能否登基同樣事關(guān)何進的權(quán)力,何進點點頭:“我明白,讓我先入宮?!?br/>
說罷,出了大將軍府,在護衛(wèi)們的保護下,翻身上馬快速離去。
他要去召集三公九卿,一同入宮商量大事。
如果天子在臨終之前,真的讓宦官擁立董侯的話,他即便再不情愿,也得不得不擔(dān)起這個責(zé)任,哪怕將來被按上“謀逆”之罪,也義不容辭了。
“大將軍入宮了。”
“嗯,看到了?!?br/>
荀和與李度沒有跟其他幕僚一樣,圍在何進身邊勸說他,而是站在遠處,默默看著。
看著何進遠去的背影,荀和輕笑一聲,搖搖頭道:“大將軍還是不敢動手?!?br/>
跟了何進數(shù)年,他早已經(jīng)知道何進的為人。
畢竟是屠戶的兒子,沒什么魄力也沒有擔(dān)當(dāng),確實難堪大用。
李度眼中流露出失望:“這種時刻,大將軍就應(yīng)該當(dāng)機立斷,怎么能疑而不進,坐失良機呢?!?br/>
“算了,他不動手,我們動手。”
荀和對李度說道:“德高,讓子謙派人去大谷關(guān)?!?br/>
子謙就是趙恭,趙恭雖然也是黨人的兒子,父親是益州名士趙彥。
問題是趙彥的名氣跟李膺荀昱比起來,差得天遠。
而趙恭本人也不過只是個洛陽北部尉。
在何進面前,一沒有名望,二沒有官職,幾乎進不了大將軍府的門。
因此趙恭平時負責(zé)外圍調(diào)度,同時也掌控著黨人手里一些隱藏力量,如私兵及地下黨羽之類的勢力。
李度點點頭:“我現(xiàn)在就去?!?br/>
那邊何進上午與三公九卿商量著事,下午的時候,洛陽周邊的勢力,幾乎都已經(jīng)知道天子駕崩的消息。
最少十名以上送信的騎士,飛奔出洛陽。
大谷關(guān)外,豫州八萬叛軍駐扎營地連綿十余里,一騎飛馬自北邊入營而來。
許攸看到信件,大喜過望道:“拔營,兵發(fā)洛陽!”
大谷關(guān)上,袁紹看到了從洛陽來的信件,對守關(guān)士兵大手一揮:“開關(guān)!”
河?xùn)|郡,董卓握著手里大將軍何進命令他去洛陽外駐兵的詔令,拔出長刀,向著洛陽方向一指,對身后武裝到牙齒的五千西涼鐵騎大喝道:“進軍!”
轘轅關(guān),左軍校尉馮芳聽了宦官信使來報,大驚失色,遲疑片刻,對身邊的人低聲道:“召兩千人馬,隨我回洛陽?!?br/>
孟津關(guān),右軍校尉夏牟得了宦官信使的報信,不動聲色地驅(qū)走了宦官使者,過了片刻,才對左右道:“我等駐守孟津,不能輕動,便屯兵于此,以觀局勢?!?br/>
伊闕關(guān),南軍下軍校尉曹操看著曹家給他的書信,猶豫不決。
曹嵩的意思是讓他靜觀其變,不要輕舉妄動。
不過曹操卻知道,大概率何進勢力會勝利,畢竟天子一死,兵權(quán)必然會掌握在何進手里,憑借宮里那幾個宦官,成不了什么氣候。
所以他倒是想立即率兵回洛陽幫何進,以攫取擁護之功,以保證靠宦官起勢的曹家不會衰落。
只是曹操思索片刻,還是沒有行動。
他畢竟是靠宦官起家之人,如果這個時候反戈一擊,對宦官集團出手,即便最后取得了勝利,天下人對他的評價也不會太高,說不好就有人說他是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恩將仇報。
因此他必須要考慮防止這種事情發(fā)生,曹操決定按兵不動,觀望一下形勢。
除了南軍五校尉,董卓,以及豫州叛軍的動向以外,兗州刺史橋瑁,并州刺史丁原也都得到了消息,火速在往洛陽趕。
一時間,洛陽周邊風(fēng)起云涌,各方勢力波譎云詭,天下兵馬,四方豪杰,都有齊聚洛陽之勢。
野王縣,洛陽到野王直線距離,達200多里,而古代行軍不便,即便快馬飛奔,當(dāng)消息傳到野王縣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三天的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