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平元年(1346年)五月,湊川南之戰(zhàn)過去了十年。吉野的朝廷被留在京都的公家們稱為南朝,與此相對,京都的朝廷被人們稱為北朝。
南河內(nèi)的群山郁郁蔥蔥,三名年輕武士正策馬前行。
“到這里就快到了,還是故鄉(xiāng)好?!?br/>
說著,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的,是虛歲十七歲的虎夜刃丸。如今,他已經(jīng)舉行了儀式,取名楠木三郎。身高也追上了哥哥們。清涼的眼睛和溫柔的嘴角,也許是兄弟中最像父親楠木正成的。
他被津田左衛(wèi)門尉范高收為義子,在北河內(nèi)的津田莊長大。父親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到湊川港,為了家名的存續(xù),他心生一計。為了以防萬一,只讓三子虎夜刃丸離開赤坂。
三人的方向是位于水谷南邊桐山山麓的楠木館。背后的山頂是楠木本城,即現(xiàn)在的赤坂城(上赤坂城)。而位于西邊小山丘上的,便是元弘之變中正成起兵的最初的赤坂城(下赤坂城)。這一帶盛產(chǎn)作為水銀和朱砂(紅色顏料)原料的辰砂,因其土色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赤坂之地。
在赤坂以西半里的地方,以小岳山為中心,北邊是佐備城,南邊是甘南備,為了向西防守,在岳山山頂建造了岳山城,俗稱龍泉寺城。
從赤坂和岳山一帶到北邊的大冢和平石開一帶都是楠木黨的根據(jù)地,統(tǒng)稱為東條。
延元二年,東條被幕府(北朝)的河內(nèi)守護細川顯氏入侵,攻陷龍泉寺城。但是,后來楠木黨趁細川軍不支,奪了回來。
【注記:本作品的東條,不只是佐備川流域的舊東條村一帶,也有當(dāng)時指的東條川(千早川)流域的赤坂和包括水分的西條川(石川上游)東側(cè)的廣域。】
一名貼身侍衛(wèi)將馬靠向正儀。
“三郎先生,赤坂是什么地方?”
“嗯,不是這樣,津莊是都城人們在熱鬧的,也沒有他的土地是什么山深處那。但,是體貼,農(nóng)田的果實是很多人!”
“三郎先生,久違的故鄉(xiāng),真期待啊。”
另一個侍衛(wèi)回答道。正儀在津田范高家有兩名貼身侍衛(wèi)。他帶著二人離開養(yǎng)父范高,前往楠木館。迄今為止,因為亡父的法事,偶爾會回來。但是,這次的回鄉(xiāng)與以往不同。
正儀在館前下馬,男子走近她。
“哦,虎夜刃來了,每次見到他,他都好像變大了?!?br/>
聲音的主人是次兄持王丸,正是楠木二郎。比正儀大四歲,二十一歲。
“二郎大哥,我回來了。不過請不要用虎夜刃。我還有父親留下的三郎正儀的名字。”
鼓鼓囊囊的正儀正點上了釘子。
“哇哈哈!虎夜刃就是虎夜刃!把虎夜刃丸叫成虎夜刃丸有什么不對?不過,好吧!下次就叫他三郎吧!”
聽到兄弟倆的對話,兩個侍衛(wèi)面面相覷。
“你們別笑,過來這邊?!?br/>
在正儀的催促下,兩人走到正儀面前。
“津田范高是我的第五個兒子,名叫當(dāng)麻武信。以后就拜托你了,請多關(guān)照?!?br/>
第一個打招呼的津田當(dāng)麻武信,是范高最小的兒子,戴上三輪圓頭服后自報家門。
“二郎先生,好久不見,我是又次郎?!?br/>
“哦,吉祥丸啊!你很能干嗎?”
吉祥丸是正儀前往范高府邸時派來的第一個貼身侍衛(wèi)。如今,他已經(jīng)舉行了儀式,取名河野邊又次郎正友。
“他們和三郎一起來了,快進館里,大家都等得不耐煩了?!?br/>
三人被正巧帶進了館里。
長兄楠木太郎正行坐在大廳的上座,家臣們左右分開坐在下座,等待他歸來。把正儀叫回赤坂的,就是這個正行。
“三郎,你回來了,我一直在等你呢。”
正行今年二十四歲。從南朝開始,他與帶刀舍人一同被授予河內(nèi)守的官職,繼父親正成之后,被任命為河內(nèi)、和泉兩國的守護。
“太郎大哥,我回來了?!?br/>
坐在前面的正儀雙手撐在地板上,低下了頭。站在后面的津田武信和河野邊正友也各自報上姓名,跪倒在地。
“嗯,辛苦了。楠木郎黨也增加,軍隊的中間商總結(jié)者不跟上始末。今后三郎也作為奴仆的將軍工作必須得到。范高殿是不合理的,這樣三郎娶了。那名為了報答,也要工作”
看到哥哥作為工頭威風(fēng)凜凜的舉止,正儀不禁感到畏懼。
“是嗎?我三郎正儀,為了復(fù)興楠木家,讓吉野的朝廷回到京都,我愿意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