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咸陽為王上,后到咸陽扶保在朝綱!”
老式半導(dǎo)體伴隨呲呲雜音,放出京劇《蕭何月下追韓信》選段,老爺子頭發(fā)全白,穿著一件老頭衫,這會兒正半靠在床榻上,緩緩晃著腦袋,對于這個年紀(jì)的人,聽京劇似乎是一種最享受的事情。
“爺爺,您這半導(dǎo)體該換了吧?!?br/>
宋子軒一邊收拾著桌上的碗筷,一邊笑呵呵說道。
老爺子微微睜開眼皮掃了他一眼,沒有理會,繼續(xù)閉上眼搖頭晃腦聽著京劇。
宋子軒也是一笑,沒說什么。
他經(jīng)常會來老爺子家里收拾收拾,老爺子叫方景之,燕京人,是個孤老戶,宋子軒從小就沒見過他的老伴,只聽說是年輕時就死了,老爺子也沒再續(xù)賢。
方景之說起來也神道,經(jīng)常說自己祖上是清朝伺候?qū)m里的,爺爺還曾在御膳房當(dāng)過總管,雖然說起來沒人信,不過老爺子八十多歲了,街里街坊的也沒人會跟他較真,就只當(dāng)是了。
收拾完,宋子軒將桌子立了起來放到了墻邊,又看了看一旁的書柜,方景之這些存書,宋子軒幾乎都看過了,都是一些市面上見不到的歷史書,也不知是正史還是野史,總之挺有意思。
這些書都有些年代,有的甚至是豎版,宋子軒也很規(guī)矩,看完之后還會給老爺子放回書架的原處,所以方景之家里一直也算得上整整齊齊。
正打算離開,宋子軒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書架中一本泛黃的書籍上,他微微皺起眉,這本書……好像以前沒注意過。
書很薄,夾在兩本書之間,由于書頁泛黃得厲害,從側(cè)面看倒也十分明顯,比起方景之其他有年代的書來說,似乎更老。
由于經(jīng)常來,宋子軒也沒客氣,伸手便取下了那本書,或許由于時間太久,書的封面已經(jīng)沒有了,紙質(zhì)很脆,頁邊掉落成了波浪形,但正因為這樣,宋子軒更是有些好奇,小心翻開看了起來。
方景之注意到宋子軒的舉動,突然嚴(yán)肅了起來:“孫賊,把書給我放下!”
“嘿,看您那小氣樣兒,天天給您買酒收拾屋子,我還不能看看了?”宋子軒道。
方景之的表情依舊嚴(yán)肅:“我讓你放下!”
這次的語氣明顯認(rèn)真了,不過宋子軒卻不在意,畢竟……他和這老爺子太熟了,說起來和親爺爺?shù)母星槎疾畈欢嗔?,所以跟本沒理會,繼續(xù)翻閱了起來。
“爺爺,這是……菜譜?”
聽到這句話,方景之的表情突然變得震驚,語氣從剛剛的嚴(yán)肅變成了驚訝:“你……你說什么?你能看出這是一本菜譜?”
“您這話說的,我天天在春香菜館打工,我還不認(rèn)識菜譜了?”
方景之微微瞇起雙眼,重新打量著宋子軒,好像……前十幾年白認(rèn)識了,今天才算重新認(rèn)識這個小家伙。
半導(dǎo)體里依舊放著雜音滿滿的京劇,而方景之卻如靜止了一般,一句話也不說,就這么看著宋子軒,而后者也是一樣,看著書一語不發(fā)。
許久,宋子軒倒吸了一口氣:“這書里怪怪的啊,好像是菜譜,但是……”
“但是什么?”方景之緊張地問道。
“說不清,爺爺,這本書叫什么???怎么連個封面都沒有了?”
聞言,方景之深吸了一口氣:“這書……說起來也有三百多年了,哪還保得住封面,要不是紙好,保存的好,恐怕書都變成粉末了?!?br/>
“三百年?爺爺,您不是又要說這書是您祖上從清宮里留下來的吧?”宋子軒道。
方景之瞥了他一眼:“小子,外面那幫孫子不信我,你也不信?”
“倒不是不信……只是……不過爺爺,您講的那些神廚的故事是真好,跟真的似的?!?br/>
“我呸!本來就是真的,你爺爺我還能騙你不成?”方景之氣憤道。
“得,我不說了,就知道一句不合您就得開罵?!彼巫榆幝柫寺柤缯f道。
方景之慢慢靠回榻上,拿起手邊的白瓶二鍋頭喝了一口:“你小子說說,從這本書看出什么來了?!?br/>
宋子軒微微皺起眉想了想:“嗯……爺爺,這本書有點亂,前面寫著做菜,可寫著寫著又成了練氣功了,是不是裝訂的時候弄錯了?”
聽到宋子軒的話,方景之內(nèi)心再一次震驚,他居然真的可以看懂這本書?
宋子軒從小就愛看書,尤其是他這里的史書,多是古文,所以能看懂古體書并不稀奇,可是這本書……就連他當(dāng)初也是在前輩指點和講解下才能看懂一二,這小子的天賦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呵呵,你想當(dāng)廚子?”
“想啊,當(dāng)然想了!”宋子軒一下子精神起來說道。
宋子軒家境不好,初中上了一年多就退學(xué)了,后來在胡同口的春香菜館后廚打雜,在他看來,要是能當(dāng)一個廚子,以后的生活也就穩(wěn)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