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將軍,東城那邊百姓蜂擁而至,現(xiàn)下整個揚州城中勢若鼎沸,是不是你搞的鬼?”
????隆隆炮聲中,火花飛濺,清軍的十二磅和十八磅的重型銅炮在修正了射擊角度之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發(fā)射,就在炮彈呼嘯著向城墻飛來的時候,史可法在幾個親兵和幕僚們的簇擁下,趕到了曾志國所在的防線,史可法滿臉的震驚與不可思議,用著極為痛心和困惑的眼神看向曾志國。
????“是末將暗中命人如此?!?br/>
????史可法氣的渾身哆嗦,指著曾志國的鼻子問道:“你這是何居心?大戰(zhàn)在即,你居然放百姓出城,不怕軍心動搖嗎?軍法在上,你居然不懼刀斧嗎!”
????說罷,又痛心的向曾志國道:“本官視你為心腹,今日竟遇此等事,人心不古鬼蜮伎倆竟然如此?”
????盡管史可法雙目盡赤,須發(fā)皆張,曾志國卻是語氣誠懇的說道:“這里太危險了,閣部大人先到一個安全的所在等候,然后末將會給閣部大人一個合理的解釋的,如果到那時大人不肯原諒末將,末將會任憑閣部大人處置的。?!?br/>
????“混賬,本閣部要留在城頭,親眼看著爾等怎么奮戰(zhàn),不把建奴擋住,本閣部就寧愿戰(zhàn)死城頭!”
????史可法一邊強烈的表達著自己要戰(zhàn)死在揚州城頭的愿望,一邊用厭惡與鄙夷的眼光看向曾志國,然后奚落道:“本官以為曾將軍與常人不同,爾今日此舉,與李棲鳳又有何異?!?br/>
????“末將絕不是希圖自己的富貴?!痹緡櫭伎嘈?,不得不答道:“閣部大人,揚州今日是確乎無法再守。不放百姓出城,難道坐視韃子進城殘害百姓么?況且,留百姓在城內(nèi),又有何益?”
????史可法厲聲道:“本閣部愿效法張巡守睢陽,今人心可用,揚州城數(shù)十萬民壯,安能如此自亂陣腳!”
????曾志國亦是厲聲道:”閣部大人愿意把小妾拿出來給大伙吃,可惜末將卻不愛吃人肉。”
????“你!”
????“來人,把閣部大人帶下城去,然后送到東城那里,等本將此間事了,就去尋他老人家賠罪,再一起出城便是。”
????曾志國一聲吩咐,天雄營中早有準備的大隊人馬上前,立刻把史可法身邊幾個親兵都繳了械,而史可法卻是如瘋了一般,拔出自己腰間的佩劍,紅著眼道:“誰敢上來?犯上做亂,爾等不要性命了么?”
????正在此時,清軍的第二輪炮彈卻已經(jīng)打了過來,幾十顆炮彈就這樣筆直的落在了揚州城墻之上,在密集的重炮轟擊下,整個城墻都開始搖晃起來,被正面擊中的城墻磚石被全部打裂打碎,里面的夯土開始向外泄露飄揚。
????還有幾顆炮彈落在了城頭的馬面墻或敵臺上,把磚石城碟打的碎裂開來,在巨力的沖擊下碎石開始在城頭上亂飛,被碎石打到的明軍官兵都是頭破血流,身受重傷,看到如此情形,不少明軍將士都面露恐懼之色,不少人立刻蹲在地下,或是干脆趴在了地下,而炮彈掠過城頭勁力稍減,在不停的翻滾之后,落在了城內(nèi)的民居之上,把房頂?shù)奈萃吆痛罅涸宜樵覕?,然后整顆炮彈才終于落了下去。
????紅夷大炮有如此之威,史可法激越的情緒戛然而止,右手一松,手中的長劍已經(jīng)跌落在城頭之上。
????“大人,這是咱們大明給關寧軍和寧遠、山海關等地鑄的紅夷大炮,重三千到五千斤,按西夷的說法,這是十二磅和十八磅的重炮。這樣的重炮和小口徑的火炮,還有虎蹲炮、大銃等火器在遼鎮(zhèn)有無數(shù),當年孫閣老建車炮營,光是每個車炮營就有大小火炮九百門,這還不論在山海關與寧遠城等處城頭上的重炮?,F(xiàn)下這些已經(jīng)全部落在建奴之手……”曾志國滿臉苦澀,向著史可法攤手道:“不是末將不想守揚州,如果沒有火炮,末將就會勸閣部大人多賞金銀,多設粥場,激勵城中民心士氣,修甲兵,嚴城守,以揚州堅固與閣部大人的威望,再有末將竭力報效,與建奴隔城相峙,勝負總在五五之間,而現(xiàn)在有這些大炮轟城,大人覺得就算張巡在此,守住城池的機會有幾成?”
????史可法已經(jīng)無話可說,只是猶自強撐著道:“本閣部守土有責……”
????“那您就更該保重!”曾志國這一次不再客氣了,把史可法的話頭打斷后,又向著他誠懇道:“朝中大局末將是一個武夫,并不算懂。不過以末將看來,現(xiàn)在一心抗敵,不愿投降又有足夠威望的,也只有閣部大人您一個人了。末將聽說左良玉已經(jīng)死了,他的余部如果沒有閣部大人的威望來收攏,只怕會立刻投降建奴的,左部號稱有八十萬大軍,末將看連老弱婦孺在內(nèi),五十萬人左右總是有的。這一部兵馬如果降了建奴,東南半壁暫且無人能敵,大明天下就算想有偏安之局也不可為了。閣部大人為了自己的節(jié)烈聲名,就不想想大明天下和江南的士紳百姓嗎?”
????曾志國的話語誠摯無比,說的也確實是他的心里話。南明之時,真正滅亡中國的并不是清軍,而是那些紛紛投降的明軍。其中來自兩個方面的部隊成為滅亡南明的主力:第一部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的三順王部隊及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第二部分,則是清軍南下后投降的明軍。
????南明初立時,仗著江南財賦之地的收入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守備部隊。四鎮(zhèn)兵不必說,還有淮安三萬、鳳陽三萬、安慶三萬、左良部號稱八十萬,就算有虛報之處,南明有超過六十萬人的正規(guī)部隊是毫無疑問的。而在清軍南下之后,這些明軍紛紛投降,最終形成了兩股最有戰(zhàn)斗力的軍隊,一股是參加了揚州十日與江陰屠城與嘉定三屠的李成棟部,另外一股則是在江南投降的原左良玉部,這一部以總兵金聲恒部最為精銳,最終與李成棟形成了兩支鐵拳,他們?yōu)樾鲁髯右唤y(tǒng)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除此之外,多鐸在打下?lián)P州后立刻進兵鎮(zhèn)江,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鎮(zhèn)江,然后兵鋒直指南京,南京城中還有二十余萬兵馬,結(jié)果在勛臣信國公朱國楨與趙之龍、王鐸、錢謙益等大臣的帶領下,不發(fā)一箭冒著大雨跪在南京城外投降,而東林黨大佬錢謙益還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大清能得天下是“名正言順,天與人歸?!碧癫恢獝u的為自己的投降做開脫。
????最為可笑的就是城中尚有數(shù)以千計的東林黨人,這些從不害怕明朝皇帝,經(jīng)常指著明朝皇帝鼻子開罵,拒接中旨,以接受廷仗為榮號稱眾正的儒臣朝士們在清軍入城之后就立刻剃發(fā)投降了……
????東林復社中著名的才子張岱還算是有骨氣的,他與友人黃宗羲一起起事抗清,兩人忽悠了幾千農(nóng)民與清軍交手,一戰(zhàn)即潰,然后黃某人回家讀書碼字,從此以明朝的遺民自居,仍然在自己著述的書里痛罵明朝皇帝……而張岱則灰溜溜的投降了,事后總結(jié)自己投降的原因就是:“砍頭怕疼……”
????嗯,這位復社才子與他的前輩錢謙益一樣誠實,錢謙益不肯自盡殉國的理由就是湖水太冷了。
????而被東林黨一直瘋狂攻擊著的馬士英雖然不是什么好鳥,在清軍壓境還調(diào)黃得功去打左良玉,但等清軍入關后,他麾下駐鳳陽的三萬將士在他的領導下卻是抵抗到底,而且馬士英本人也自盡身亡,并沒有去投降大清。
????就算如此,投降了的東林黨還在著書污蔑馬士英投降了,而且無恥之及的抱著新朝的大腿,最終在為清軍效力時累死了。
????所以熟知歷史的曾志國知道江南并不是沒有一戰(zhàn)之力,隔著一條長江,清軍的大炮運送極為不易,整個江南只是失去了抵抗的意志,要在六月份多爾袞的剃發(fā)令到達南方之后,整個南方的抵抗意志才被點燃,最終一直打到了順治十八年才算真正的消停下來。
????如果現(xiàn)在放著史可法死在揚州,而揚州城也絕對保不住,曾志國就覺得自己在揚州城一件事也沒有辦成,那還不如在城頭與清軍戰(zhàn)死算了。
????現(xiàn)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史可法能回到江南,坐鎮(zhèn)鎮(zhèn)江,調(diào)解馬士英與左良玉余部的矛盾,整合力量防守長江沿線,拖延時間挺過順治二年這關鍵的一年,而等到了順治三年,察哈爾蒙古就會在清軍的后方起事,清廷不得不調(diào)集了大量的精銳兵馬回師北方,對整個南方的壓力都減弱了不少,如果拖不過這一點時間,就算是曾志國逃到南方也無濟于事,或者說很難阻止清軍在短時間內(nèi)就席卷整個南方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