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錦三人找到主席臺第三排的位置坐下,哪想到剛剛坐下,便看到旁邊隔著一條走廊上坐著的劉茵茵,也就是那個鬧事的女孩,之前不知道這個女孩的名字,但是看過了伊靜的紙條后,程錦便大概知道了,姓劉,被劉山喚作茵茵,不是那女孩還能是誰。
要說伊靜運氣不錯,抽到她這第一輪也算是穩(wěn)了,第一天的演講,程錦聽過那女孩的內(nèi)容,中規(guī)中矩,口語還算穩(wěn)定,但是比起伊靜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等著瞧!”女孩用口型對著三人的方向說道。
程錦根本不想搭理對方,這一家人都有病,還病的不輕,懶得搭理,一把扒過伊靜的腦袋看向自己,輕輕吐出兩個字:“看題!”
伊靜這才撇撇嘴,雖然抽到她運氣還算不錯,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這要是一個不好丟了人,那可就難看了,畢竟她也知道,那天事情的元兇也是有她一份的,雖然不知道為何之后這母女并不針對自己,反而針對程錦,這也讓她心里很不是滋味,認為自己害了程錦,所以乖乖聽程錦的話拿出自己的紙條研究起題目來。
辯論本身已經(jīng)是考驗人的一個項目了,但是用英語辯論更是增加了考研的難度。
好在大家平時英語水平都還可以。因為伊靜是拍第三組,蔣雯雯運氣好是最后一組,所以留給她們自己準備的時間不多不少,勉強夠用。
辯論雖然是一對一的方式,但是目的卻是淘汰對方,兩個人誰都不敢輕視,程錦剛才也看過了兩人的紙條,腦海中簡單一過,便能想起來蔣雯雯的對手是誰。好在那個名字不是前面考試的前三名。
很快正式的辯論就開始了,第一輪是高中年級組的,題目是以中學(xué)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會不會影響學(xué)習(xí),一開場就是一個這樣激烈的題目,引得臺下觀眾紛紛注目,后面五六排坐的都是一些附近幾所學(xué)院英語系的學(xué)生,也是專門為這場辯論打分的。
此次辯論因為意義深遠的緣故,從上到小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所以其中評委老師都是京城各大高校的英語方面專業(yè)教師來打分的,評委老師打分占比總分的百分之六十,底下英語系學(xué)生打分占比百分之四十。
能夠來到最后一場比賽的人,基本上都是國內(nèi)英語成績最優(yōu)秀的一批人了,高中部更是比初中部高出來一個臺階,所以正反方的辯論都非常精彩,正方以課外活動能夠提升學(xué)生的身體素質(zhì)等方面作出答辯。
本來以為反方會直接否定課外活動,并舉例說明。沒想到臺上的這個同學(xué),竟然以視活動形式來判定了,這種反向思維就連程錦都忍不住贊嘆這個人的觀點。
最終成績不負眾望,顯然反方的辯論內(nèi)容更能夠吸引人,所以反方學(xué)生取得了勝利。
第二場則是初中部的競賽,雖然雙方的實力都不錯,但是畢竟是初中部學(xué)生,內(nèi)容不比第一場比賽精彩,但也不錯。
很快,就到了第三場伊靜和劉茵茵的競賽,她們兩人的內(nèi)容很有意思,程錦前名一看到這個題目就莫名想笑,青少年素質(zhì)的提高是因為家庭養(yǎng)成還是因為學(xué)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