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網(wǎng)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沒吃過羊蝎子的人,不足以談京城的冬天。
對于京城人來說,天冷時候來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蝎子,簡直就是大冷天最舒服的享受了。
現(xiàn)在雖然已經(jīng)立春,倒是倒春寒的天氣依然寒冷,甚至讓人覺得比冬天還冷,這會兒選擇吃羊蝎子,真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了。
徐拙給于可可打了電話,讓她和白教授隨便吃點東西,然后他便和賀國安一道,步行前往那家羊蝎子店。
京城的羊蝎子店,都不算大,還沒進(jìn)門,就能感覺到那夾雜著濃郁肉香的熱氣撲面而來。
這種味道,就是京城人難以割舍的羊蝎子。
所謂的羊蝎子,指的是羊的脊骨,去掉肋骨,剔掉羊肉的脊骨一節(jié)一節(jié)的,看上去猶如蝎子的尾巴一樣,所以被人稱為羊蝎子。
吃羊蝎子是個細(xì)致活兒,因為羊蝎子肉少骨頭多,而且骨頭中含有大量的骨髓,所以吃羊蝎子,沒辦法享受那種大口吃肉的樂趣。
不過京城人對此卻趨之若鶩,因為他們就不是沖著肉來的,而是享受的是那種把肉和骨髓一點點摳出來的那種快樂。
說白了,就是來暖暖和和的消磨時光的。
俗話說,吃豬不如吃牛,吃牛不如吃羊,京城人對羊,是真的熱愛。
在京城風(fēng)靡的那些美食中,跟羊肉相關(guān)的很多。
比如涮羊肉、羊肉湯、羊雜湯、羊霜腸、羊脂火燒、白水羊頭,甚至連京城人都愛吃的爆肚,也是以羊肚為尊。
除了這些之外,羊蝎子也是大眾不容錯過的美食。
假如說涮羊肉是京城美食的高端吃法,那么羊蝎子,就是京城的平民享受了。
把砍掉肋排剔掉大部分羊肉的羊蝎子剁成大塊,先在滾水中飛一下,洗去多余的浮沫,然后大火熬煮半小時,再用小火燉煮一小時,最后放在微火上,繼續(xù)煨制一小時。
這個時候,表面的羊肉已經(jīng)酥爛,肉湯也已經(jīng)煮得香氣四溢。
盛進(jìn)銅鍋或者陶盆里,喜歡吃紅湯的加點麻辣醬料,喜歡吃白湯的直接盛大半鍋。
這么熱氣騰騰的端上來,重新打上火,等鍋里的肉湯煮開后,早已經(jīng)等不及的京城老土著就會迫不及待的挑出一塊,不顧燙手就捏起來,開始撕扯骨頭縫隙中的那些羊肉。
一邊仔細(xì)的從骨頭上往下撕肉,一邊用地道的京片子聊著最近的新鮮事兒。
對京城人來說,吃羊蝎子,本就是一種消遣。
而且吃的時候也有規(guī)矩,得用手拿著吃,要是用筷子跟骨頭較勁,不僅吃不干凈,對里面的骨髓更是束手無策。
只有用手拿著吃,吃完表面的肉之后再吧唧吧唧的把骨腔中的骨髓吸出來,這才算是地道的吃法。
這家羊蝎子在京城小有名氣,別看這會兒已經(jīng)八點了,但依然人滿為患,甚至還要等位。
賀國安在門口領(lǐng)了個號,扭臉瞅著徐拙問道:“我認(rèn)識這里面的主廚,要不讓他安排一下?”
徐拙擺了擺手:“咱排隊就行,吃羊蝎子,就得有消遣的精神。
再說大家都在這等著,咱沒必要走這種后門,早幾分鐘吃和晚幾分鐘吃,還不一樣嘛?!?br/>
賀國安本就有點試探徐拙的意思。
要是他想安排的話,剛剛來的路上就該打電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