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不妨看完
金鑾殿上,鴉雀無聲。
文武百官聽著元槐口中蹦出的一個又一個官職,此時臉上已經(jīng)麻木了。
包括宣治帝也是疑惑地看著李曉不明所以。
滿朝從皇宮輔臣到六部九卿,再到順天十二司一府,大大小小官員都有涉及,一張圍繞著江南錢氏的利益網(wǎng)絡呈現(xiàn)在這朝堂上。
可以說東林黨在順天和朝廷上的所有明面勢力,一應俱全都有被波及到。
終于在一大通的案情匯報地結尾處,元槐高聲道:
“經(jīng)查,工部尚書,東華殿大學士汪義真與此案無關!”
言畢,元槐雙膝跪地,將手中的奏本高高舉起,恭聲道:
“請陛下御覽!”
宣治帝聞言看了看李曉,隨手請?zhí)种?,給王主官遞了個眼神。
王主官會意,快步接過元槐的奏本后,立馬又快步呈給了宣治帝,似乎生怕和元槐挨上半點分毫。
宣治帝接過奏本自顧自的閱覽了起來,也不理下面的朝臣,金鑾殿上再一次陷入了沉寂。
對于楚黨、浙黨還有原嚴黨來說,此事與他們無關,他們在不了解詳情的情況下也不敢輕易下場。
同時所有人也都驚訝于東林黨不聲不響之間,居然在京城就有了如此龐大的影響力,這還單只是一個江南錢氏!
對于東林黨來說,除了最開始的驚愕與憤怒以外,隨著越來越多東林黨勢力被揭露出來,他們也都越來越有恃無恐了。
法不責眾另一說,光憑著這份明面實力和即將抵京的五萬精銳就足以讓皇帝也要忌憚了!
“爺爺,孫兒有本奏!”
就在宣治帝仔細看著奏本,試圖在字里行間找到李曉意圖的時候,李曉站到了玉璧之下,百官首位的位置恭聲啟奏。
宣治帝抬起了眼皮,手中并未收攏奏本,毫不猶豫道:“準奏!”
“錢皇后一案乃是孫兒揭發(fā),錦衣衛(wèi)經(jīng)辦,宗人府佐證之案,更有前戶部尚書,現(xiàn)戶部左侍郎提供的物證,物證認證俱全!”
“孫兒懇請陛下,拿辦所有此案涉案人等,打入詔獄,逐個甄別!”
東林黨聽到李曉這話當即不顧什么驚怒與否了,一個個毫不猶豫地跳了出來指著李曉的鼻子罵道:
“放屁!殿下年紀輕輕不識好歹,不明是非,還是回去好好閉門思過為好!”
“殿下如何敢在朝堂之上妄議朝臣?。考热槐菹沦n您觀政之權,合該多聽多學,這家國大事怎可如兒戲一般摻和?!”
“殿下偏聽則暗!殿下如何得知這元槐匹夫與奸臣葉雨亭、李鐘赫之流所言屬實?!”
“陛下,老臣懇請陛下廢去皇孫之爵,貶為庶人,還百官一個清白!”
東林黨的官員們吵著吵著就變成了一堆人跪伏在地高聲喊道:
“臣等懇請陛下,廢去皇孫,貶為庶人!”
...
宣治帝和其余文武百官看著東林黨這出逼供好戲一個個都是默不作聲,也不言語。
他們知道今日無論事情結果如何,李曉在士林中的名聲算是徹底廢了。
江南士族將不可能再接納他,當然除了浙江士族。
這群人已經(jīng)將浙江未來的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押在了李曉身上,這是一場事關氣運的豪賭!
宣治帝端坐在龍椅上,手指在扶手上不停地敲擊著一個節(jié)奏,一雙短腿下意識地就開始蕩來蕩去。
他試圖理解李曉背后的意圖,甚至不惜以暗示的眼神示意李曉給一些提示。
但是奈何李曉依舊跪伏在地,也不與東林黨爭辯,也不與宣治帝溝通。
就在宣治帝為難著該怎么回應的時候,只見百官隊列中走出一個官員,快步走到李曉身后,將自己的官帽摘下放在一側。
北直隸按察使周瑞!
“啟稟陛下,微臣附殿下議!緝拿涉案官員!”
周瑞話音剛落,又一官員迎著東林黨人的指責和辱罵聲走出隊列跪在了李曉身后。
禮部右侍郎何應勤!
“啟稟陛下,微臣附議!”
兵科給事中出列。
通政司經(jīng)歷出列。
翰林院編撰出列。
吏部主事出列。
...
但凡是浙黨有資格位列朝堂的官員此刻都一致地跪在了李曉的身后,將官帽放到了邊上。
這一次,不再是江蘇人背刺浙江人,而是浙江人明晃晃地背叛了被認為是一體的江浙同盟!
李曉見此情形從懷中掏出一本奏本,舉過腦袋高聲道:
“啟稟陛下,孫兒初入官場不久,在官場的這些日子里底下百姓皂吏言必稱嚴黨、東林黨,行必看嚴黨、東林黨!”
“孫兒起初并不知道這黨是什么黨,后來孫兒才知道這是結黨營私的黨,朋黨、奸黨的黨!上下勾結,欺瞞君父,膽大包天之黨!”
“如今我大齊已是風雨飄零之時,朝內上下仍舊黨爭派伐不斷,孫兒懇請皇上下旨黨錮!朝內禁止接黨!”
李曉此番話畢,站在宗室首位的大宗令李群也是緩步走到了李曉身后跪下,摘下官帽放在地上,沉聲道:
“老臣,附殿下議!”
宗室眾人從駙馬都尉到八竿子打不著的一些世襲小爵,親王質子一個個也都跪在了地上高呼:
“臣等,附殿下議!”
宗室如此行為,勛戚也就立馬跟上烏泱泱地跪在了地上高呼:
“臣等,附殿下議!”
一時間,諸黨震懾,甚至就連東林黨那些當事人也都被嚇得不敢言語了起來。
法理上來說大齊江山社稷的歸屬權就是這一票跪在地上的人!
宗室、勛戚可不就是當年大齊太祖打天下時留下的那批人的后代?!
眾人看到這里也終于明白了,李曉是要在林世昌回來之前將東林黨徹底掃出朝堂。
只不過在眾人看來,李曉這番舉措還是太冒進了。
雖然有幾分男兒熱血,但是朝堂之上更講究利益交換與政治妥協(xié),看的是誰更耐心,誰更會謀算!
宣治帝坐在龍椅上,他的看法與場下百官的想法不無二致。
現(xiàn)在就算利用這事將東林黨掃出去了,等林世昌回來之后,還不是人家一句話就可以放出來?
而且現(xiàn)如今剛抓了嚴松,朝廷中已經(jīng)多出了不少空缺,若是再把東林黨掃了,這朝廷可能真會運轉不了!
宣治帝耐下性子繼續(xù)對李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