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趙泗需要一個合格的老師
到了地方之后趙泗才發(fā)現,這里的情況和自己想象的有點出入。
藍田大營只是屯兵之所,并非軍事生產中心。
故而此地軍匠多為隨軍軍匠,屬于一種兵種配置。
他們負責的也不過是日常武器鎧甲以及各種器械的維護和保養(yǎng),同時還有一些為數不多的營建任務。
而藍田大營在大秦一統天下以后,軍事地位一降再降,人數也一減再減,早已不復曾經輝煌。
故而趙泗并沒有如想象中一般見到大秦的傳的神乎其神的大規(guī)模生產模式,也無緣得知大秦是否實行了分工協作的工作制度。
“此犁為何不用?又制大犁?”蒙毅指著短曲轅犁問道。
“效率太低……而且耕牛太貴?!壁w泗開口說道。
“使人負之!”蒙毅開口,自有士卒上前。
初時使一人負犁一人扶犁,一共兩個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拉的很慢,也很淺,雖然拉得動,但是人的力氣怎么可能比得上牛。
“再添一人?!泵梢汩_口。
三個人,兩個人拉犁,一個人扶犁,效果就好了很多,就是比較累。
蒙毅接下來又使人于不同的地界使用嘗試,后來士卒習慣了以后,反而只需要兩個人,一個人負責全力拉犁,一個人負責一邊拉犁一邊扶犁,極限狀態(tài)下兩個人就行。
蒙毅也做出了總結。
短曲轅犁確實可以使用人力拉動。
只不過一天下來肯定會疲憊至極。
理想狀態(tài)下就是兩個人一塊拉,一個人扶著。
放在三口之家,就是年輕的小兩口拉犁,年長的長輩或者稚童扶犁,耕種效率肯定比不上牛拉犁,但是也比使用耒耜耕種效率要高的多。
累人是挺累人,可是使用耒耜耕種也強不到哪里去,種地是要搶農時的,使用耒耜這種原始的耕種農具,為了搶農時,也說不上輕松,稍有懈怠,就會錯過最佳的耕種時間。
短曲轅犁推廣以后,耒耜這種較為原始的農具耕種方式就可以逐漸被淘汰了,對比起來,使用曲轅犁代替
耒耜還是利大于弊的。
“不錯!”蒙毅點了點頭,短曲轅犁造價比大犁低,又能用牛拉,又能用人拉,未來牛耕逐漸推廣普及以后,也不會浪費淘汰。
而且相比較于需要兩頭牛的長曲轅犁,短曲轅犁明顯更符合現今的實際情況。
關中以外的地區(qū)牛耕尚未普及開來,牛耕這玩意不是說普及就普及的,畢竟牛這玩意可不便宜,想要盡快普及牛耕,必須要有相應政策和官府的幫扶。
趙泗還以為曲轅犁不適合這個時代,蒙毅一來趙泗才發(fā)現,原來是自己的思想不到位。
轉換個思路的問題,這個時代人真不比畜牲珍貴多少,甚至于這個時代很多人的生命都是明碼標價可以直接販賣的。
趙泗說不上來有什么感覺,畢竟是個現代人,有點復雜,但也沒有犯精神病想著人人平等。
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這個時代的百姓過的好一些是趙泗的極限了,他很有自知之明。
爾后蒙毅又試了趙泗主導研發(fā)的游標卡尺等小工具,發(fā)現都極為實用,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臨走之前還帶走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