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幾日,華國與北漠和談的消息便傳遍了京都,成為了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
便是鄉(xiāng)野村夫,也會在歇息時互相低語幾句,隨后默契地搖搖頭,不在言語,眼里卻滿滿的都是失望。
更何況,京都本就是華國之都,文人墨客云集,隨處可見書館茶樓有人高聲討論。
整個京都的氣氛比往日都要沸騰。
而高堂之上,年邁的國君凝眉看著座下眾人唇槍舌劍地爭辯,眼里深邃一片,讓人捉摸不透。
“皇上,北漠此次已經是圖窮匕見,狼子之心昭然若揭,我們萬不可隨其心愿,割地求和??!”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者滿臉悲憤,顫巍巍地跪在地上高聲喊到。
“太傅此言差矣!兩國相交當以和為貴,輕啟戰(zhàn)事難免會造成生靈涂炭,百姓流離失所,難道這就是太傅想要的嗎?”一旁的中年男子看著地上的老人,眼里滿是輕蔑。
“趙大人!此時不是我華國要輕啟戰(zhàn)事,而是那北漠已經欺人太甚!”老者雖仍未起身,卻挺直了腰桿,向著一旁的中年男人怒道。
“太傅,北漠地處荒漠,不及我華國廣袤無垠,更無我江南良田萬頃,今年北漠遇上大旱之年,百姓食不果腹,這才不得不對我華國起兵,皇上圣明,揚我國威,給北漠以糧食銀錢,與其和談,北漠必會退兵,便感懷我華國厚恩,此后必不會來犯!”
“趙大人!且不論銀錢糧食,皆是我華國臣民辛苦所得,現下北漠已經不滿足與此,妄圖將已攻陷的兩座城池,以及臨近的三座城池全部占為己有!若此時還要退讓,難道不會讓北漠覺得我華國軟弱可欺嗎?”
“太傅,已失守的兩座城池本就易守難攻,既已被北漠占領,我們再出兵討伐,難免有所傷亡,這難道就是你想看到的嗎?”
太傅見趙大人強詞奪理,扭頭對著皇上深深叩首道:“皇上!祖宗之地,切不可輕易拱手讓人??!”
皇上用手揉了揉額角,一臉哀嘆道:“北漠確實得寸進尺,依愛卿所言,怕是只能出兵了。不知可有人選?”
太傅面露難色,華國這些年少有戰(zhàn)事,并無突出的帥將之才,而之前的將軍也已年邁……
趙大人恭敬地站在一旁,垂首傾聽,嘴角卻勾起一抹冷笑。
此時,一位長須老者躬身而出,恭敬道:“皇上,北漠地處偏僻,臣以為可以指派滄州守將陳倉出兵。一來,滄州距離被攻陷的兩座城池距離較近,地理位置上有優(yōu)勢;二來,滄州守將陳倉常年鎮(zhèn)守邊疆地區(qū),與北漠時有摩擦,對當地環(huán)境和北漠人都比較了解,是個合適的人選?!?br/>
皇上沉思片刻,嘆口氣道:“那邊讓他去吧,太傅擬旨。”說完便離開了。
太傅這才在旁人的攙扶下站起身來,看也不看趙禮一眼,挺直腰桿離開了。
見大家都陸續(xù)離開,趙禮這才揚起嘴角,怡然地離開朝堂。
雖說北漠入侵,但京都百姓身處天子腳下,針砭時政,卻不會過于憂慮。
再加上賀家與柳家結親,終歸是一件大事。
普通老百姓最多茶余飯后閑聊幾句,有些門路的人早已看透這場婚事背后的利益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