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眼看立秋,趙構(gòu)要召張?;爻?,開始謀劃今年的防秋大計。
張浚就要還朝,而岳飛這里還沒見什么分曉,也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時候,張浚就提出今年剿寇先停停,等來年再議。
如果戰(zhàn)事一停,等于前面做的都是無用功。
岳飛見張浚想罷兵,哪里甘心盡棄前功,他請張浚再留八天,自己保證八日內(nèi)破賊。
張浚有些不相信,兩個月了,看岳飛也沒鬧出什么大動靜來,怎么八天就能把楊太給搞定?
岳飛是不是情急之下有些信口開河?
張浚好心勸岳飛,說剿滅楊太哪有這么容易,要不然也不會前后幾年都無功而返。
張浚還特別提醒,王燮就因為剿寇無功,敗師誤國被言官狠狠彈劾,結(jié)果貶降為濠州團(tuán)練使,一萬多人馬交給了韓世忠。
張浚言外之意很明顯,就怕岳飛一時腦熱,夸下海口,而步王燮的后塵。
其實岳飛早有計畫,破賊已成竹在胸。
岳飛對張浚說,王燮以王師攻水寇則難,他以水寇攻水寇則易。水戰(zhàn)我短彼長,以所短攻所長,故難。若因敵勢,用敵兵,奪其手足之助,離其腹心之托,而后以王師乘之,八日之內(nèi),當(dāng)俘諸賊于都督之庭。
岳飛這么一分析,張浚覺得他不是信口開河的莽撞之人,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岳飛辭別張浚后,立刻率領(lǐng)大軍直撲鼎州,楊太的老巢就在鼎州芷江口外寶臺山。
六月初二,岳飛抵達(dá)鼎州。
當(dāng)日,岳飛派黃佐由機(jī)密官黃縱隨行,前往鼎口楊欽營寨招降。
楊欽是楊太的軍馬太尉,左膀右臂,湖寇的三號人物,只要能招降他,這個仗就勝了一半。
而楊欽也早有投降的意思,所以一見岳飛派人主動招降,他立即順?biāo)浦?,率全寨一萬余人投降了岳飛。
岳飛立即報請朝廷予以封賞,張浚受楊欽為武略大夫。
而楊欽也急于立功表現(xiàn),很快幫岳飛勸降了全琮、劉詵等部。
至此,楊太軍大部被瓦解,惟楊太、夏誠仍據(jù)寨自固,負(fù)隅頑抗。
六月初十,岳飛召開了總攻前的最后一次軍事會議。
“楊統(tǒng)領(lǐng),湖中大小營寨及地形你最熟悉,明日出戰(zhàn),你部就為大軍先導(dǎo)?!?br/> “遵令?!?br/> 楊欽心中暗喜,岳飛交給自己的重任,一定要把這差事辦好嘍。
“楊太有新式車船,水上往來如飛,我軍舟船定不能及。所以明日出戰(zhàn),我最擔(dān)心的是楊太會趁亂逃脫,不知諸位有何辦法。”
楊欽對于湖中情況最熟悉不過,他立即獻(xiàn)計道:“大帥,屬下有一個辦法?!?br/> “哦,楊統(tǒng)領(lǐng)有何妙策,細(xì)細(xì)道來?!?br/> “大帥,車船雖然往來如飛,但吃水較深,洞庭一帶連月大旱,湖中水涸,只要我們開堰閘泄水,車船就沒有多少地方可以行船了,我們再用巨木堵塞寶臺山一帶港汊航道,楊太是插翅難飛。”
“嗯,楊統(tǒng)領(lǐng)此計甚妙?!?br/> “大帥,屬下還有一策。”
“噢,薛大人請講!”
“楊太的車船雖然厲害,卻有一致命缺陷?!?br/> 薛弼這句話連楊欽等老牌湖寇都聽得心神一凝。
“車船之理大抵和水車相似,只不過水車由水流之力自然帶動,而車船的輪槳是靠人力踩踏或搖轉(zhuǎn)?!?br/> “薛大人說得沒錯,車船確實是看踩踏撥水的。”楊欽補(bǔ)充道。
“不論是水力還是人力,輪槳必有輪轂和輪軸,只要我們在湖中多置雜草藤蔓,車船輪槳只要卷了雜草,定然會被卡死。輪槳被卡死,這車船自然而然就無法動彈,到時候任楊太有上天遁地之能,也要束手就擒?!?br/> “好!不曾想薛大人還如此博識?!?br/> 岳飛當(dāng)即下令道:“即刻傳令,掘閘放水,伐木塞港,割草散湖,諸將回營好生準(zhǔn)備,明日卯時,大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