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濤眉頭微皺,似是人聲,然之前并未察覺院中還有他人,遂面露警惕之色,抽出手中之刀,緩緩上前。
一眾兵卒亦拔出長刀,緊隨其后。
“救命……”
葛濤輕咦一聲,竟聽到碎石之下有人喚救命。
“密室?”
葛濤抬手,示意眾兵士挪開石塊。
不多時,石塊已清,一人從密室中緩緩走出。
葛濤定睛一看,見此人灰頭土臉,十分狼狽,似是為煙塵所嗆,又重重咳嗽幾聲,拍掉滿身塵土。
葛濤此刻方見此人真容,只見此人發(fā)絲微卷,面部呈淡淡赤紅之色,身長六尺,十分高大壯碩。
輕咦一聲,葛濤微微皺眉,他曾從軍于劍南道,故知曉燕人之貌,而此人之貌與楚人有異,分明就是一個燕人。
“你可是燕人?為何會在此?”
葛濤眸子微瞇,手中長刀一指燕人,厲聲道。
卻見此人淡淡的瞥了一眼葛濤手中長刀,道,“你可是楚將?并非那群逆賊?”
葛濤面色微變,道,“本將乃神武軍葛濤,你是何人?為何會在此?”
燕人沉吟片刻,道,“如此說來,逆賊已除?”
又見葛濤滿面狐疑,燕人徐徐道,“本王乃燕國二皇子寧王,為賀楚國國誕而來,卻未料到方入楚國之境兩日便遭逆賊襲擊,被擄至軍營……至于本王何時來的此地,卻是因本王已中迷煙,故不知……”
葛濤臉色大變,燕國使團遇襲,全軍覆沒,皇子不知所蹤,卻未料到二皇子竟為逆賊擄至此處……
葛濤道,“可有憑證?”
寧王輕聲道,“有,不過卻要面見楚皇之后方可拿出,本王信不過爾等,楚國太亂,本王曾與擄走本王的頭目見過一面,故除了皇帝之外本王不信任何人,望將軍見諒?!?br/>
葛濤眸子微瞇,思索片刻,方道,“既如此,寧王殿下可與末將同返長安,進宮面圣?!?br/>
寧王點點頭,道,“多謝將軍體諒?!?br/>
“末將不敢,此為末將分內之事。”
二人出府,葛濤讓兵卒從府中拉出一馬車,道,“寧王殿下請。”
寧王搖搖頭,道,“本王被擄,使團上下全軍覆沒,父皇定然震怒,再加上……或會揮師大楚……坐這馬車,何時才能到長安?牽馬來,將軍與本王先趕赴長安,以免兩國生靈涂炭……”
又見葛濤略有遲疑,道,“本王不過一三境武夫,將軍不必擔憂?!?br/>
葛濤點點頭,道,“既如此,末將便與寧王先行。”
說罷,葛濤轉身叮囑手下將領幾句后,翻身上馬,見寧王也已上馬,遂揚鞭,往長安趕去。
若此人真是燕國二皇子,或可讓楚燕兩國暫止刀兵,且又聞寧王欲言又止,似乎內中還有些許隱情。
葛濤幾番思慮之下,方作此決定。
將軍至三百里,若不停歇,沿途換馬而乘,傍晚時分便可至長安。
二人各有所思,加之一路奔襲,一路并未言語。
長安,太極殿,百官靜立,候皇帝上朝。等了許久都未見楚秋身影,百官議論紛紛,楚秋勤于政事天下皆知,若非事出有因,絕不會缺席朝會,且如今劍南道戰(zhàn)事已起,更若無要緊之事,楚秋又怎會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