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
鄭城。
“十幾萬大軍,果真壯觀!”
郭凡立于高坡之上,正自朝城池遠眺。
遙遙觀之,龐大的鄭城就如一尊盤踞在平原之上的上古巨獸。
厚重的城墻,和其上的勁弩、箭樓、投石車等,則是它外在的防御。
上方旌旗揮舞,不時有兵丁來回奔波,殺退妄圖功成的匪軍。
而此時,這尊巨獸已現(xiàn)疲態(tài)。
就如即將落幕的夕陽,遍體鱗傷,城墻上滿是斑駁,垂垂老矣。
十余萬匪軍從四下里包裹,就如附蟻一般,慢慢的蠶食這座巨獸。
祖公緒立于一旁,面露焦急的開口:“將軍,咱們從哪個門動手?”
“不急。”
郭凡側(cè)首,看向夏侯顯:“我們有多少人馬?”
“能戰(zhàn)之兵,有一萬兩千?!?br/> 夏侯顯對此了然于胸,答道:“其中騎兵一千有余,重甲兵八百?!?br/> 這段時間,郭凡率領(lǐng)武字營一路橫掃至此,收攬潰散的北路軍,如今人數(shù)已經(jīng)過萬。
郭凡點頭,回看全場:“那依你之見,我們應(yīng)該朝哪個門下手?”
“北門是明王彌勒教眾,人數(shù)雖然不多,卻最為難纏,自然不能選?!?br/> 夏侯顯略作沉吟,道:“東門是草頭王董匡,他那里足有四五萬大軍,就算隊伍散亂也不好招惹?!?br/> “剩下的西門是江寧王高士達,此人出身不凡,手下人數(shù)不多卻都是精銳?!?br/> “南門兩匪,魏王趙闊、平江王苗海潮,他們合力人數(shù)也不少。”
“依我看,還是選南門!”
“怎么能選南門?”
祖公緒雙眼一瞪,大叫:“南門有兩匪,人數(shù)也多,我覺的應(yīng)該選西門!”
“祖大人。”
夏侯顯對祖公緒倒是彬彬有禮:“就是因為有兩匪,所以才選南門?!?br/> “這些匪幫都是流寇,沒人能夠服眾,相信他們聚在一起也難以齊心合力,反而更好對付?!?br/> “那就選南門。”
郭凡揮手坐下決斷:“給城里的人打好招呼,準備在南門接應(yīng)。”
“是!”
一旁的傳令兵點頭應(yīng)是。
“夏侯將軍。”
郭凡一提掩月刀,道:“等下如何行軍,由你指揮,我只管前沖就是?!?br/> “將軍放心?!?br/> 夏侯顯正色點頭:“卑職一定不負所望?!?br/> “那好?!?br/> 郭凡頓刀前行,大手一揮,身后數(shù)百重甲兵已經(jīng)隨之緩緩移動。
夏侯顯也呼嘯一聲,揮舞旌旗,把一千騎兵安排到左右兩翼。
“噠噠……”
騎兵率先出動。
兩側(cè)各有五百騎兵,呼嘯沖出戰(zhàn)陣,朝著南路兩匪發(fā)起試探攻擊。
官軍相對于匪軍,在騎兵上占據(jù)很大優(yōu)勢。
畢竟這些匪軍大都是從平民百姓而來,沒有幾個人精通騎術(shù)。
“唰!”
身在馬背,一干騎手彎弓搭箭,諸多箭矢朝著南門匪軍紛紛落下。
看得出,這些騎手與北戎騎士也相差甚遠。
馬術(shù)暫且不說。
那射出去的箭矢也是軟綿無力,怕是除非落在人臉上,根本不會有絲毫傷害。
只能用來激怒對方!
不過,他們的作用本就是激怒匪軍,順便看看東西兩路的匪軍會不會來支援。
“殺!”
腰纏藍綢,應(yīng)是平江王麾下的匪軍大吼沖出,欲要包抄騎兵。
而東西兩路,匪軍戰(zhàn)陣雖有些許變化,但并沒有出手的打算。
“好!”
見此,郭凡當(dāng)即一笑。
隨后腳下步伐加快,在一干騎兵的掩護下,帶著數(shù)百重甲兵直沖敵營。
他奔行急速,快愈駿馬,雖然已經(jīng)有意放緩腳步,依舊遙遙領(lǐng)先一干重甲兵。
不多時,就已沖至敵軍陣前。
“哪來的一個莽夫?”
敵軍之中,平江王苗海潮立于將臺之上,正自負手遙望戰(zhàn)場。
見到郭凡人影,不禁連連搖頭。
“可惜了!”
“放箭!”
一聲令下,箭矢如雨落下。
距離這么近,弓箭殺傷力自然不凡。
但郭凡身上的鎧甲更強,只是揮手打掉幾根迎面而來的箭矢,步伐絲毫沒有中斷。
“呵!”
前方盾兵大喝,槍矛從縫隙穿出。
“又是這一套!”
郭凡撇嘴,但也知道盾槍結(jié)合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最優(yōu)的選擇。
但……
攔不住他!
“彭!”
腳下一踏,泥草迸濺,他已是身化一道黑影,狠狠撞向戰(zhàn)陣。
掩月刀爆斬而出。
“轟……”
狂暴的力道轟然涌現(xiàn),盾牌撕裂,槍矛崩飛。
郭凡身化猛虎,在戰(zhàn)陣前沿肆虐,長刀如龍,如同滾動的絞肉場,肆意殺戮。
不多時,匪軍戰(zhàn)陣就現(xiàn)不穩(wěn)。
“殺!”
在他身后,數(shù)百重甲兵也已沖至。
這些重甲兵都是軍中高手,如甘興霸、丁奉淵、陳岱山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