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家糧商老板以及背后東家都在做著大發(fā)橫財?shù)臅r候。朝廷的一紙公文讓所有的糧商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糧價虛高,人心浮動。奉天子詔令,長安城所有在售米價均不得超過四錢一斗。如有不從者,抄封商鋪?!?br/> 面對著這一條有些詭異的通知,各家老板紛紛找到幕后東家開始打聽。幕后的東家們也是迷糊,打聽來打聽去。只知道這是房玄齡和皇上兩人商量出來的抑制米價的決策。
皇上若是真的抄了幾個囤積居奇的糧商,來殺雞儆猴,百官們都覺得沒有問題。
皇上糊涂嗎?還是房玄齡糊涂?若是這兩人都糊涂了,文武百官們顯然是不信的。
但若不糊涂,怎么就下了這么一道糊涂的詔令呢。
莫說四錢一斗。
就是四兩一斗,也沒人賣。
就在這所有的商家都在紛紛觀望的時候,有人發(fā)現(xiàn),竟然有人開始售糧了,而且售的還是上好的大米。不是被水泡過的,更不是已經(jīng)發(fā)霉的。
背地里又開始了一輪的大廳。
一家新開的米行,好像是江寧過來的。
江寧?估計是哪個倒霉蛋,在聽說了長安米貴,所以從江寧運米過來,本想著大發(fā)一筆橫財,結(jié)果卻很倒霉的朕趕上了這道指令,米自然不會再運回去,所以只能忍痛割肉了。
百姓們可不管這些,既然有人賣米了,而且還是這么的便宜。豈能不買?
朱雀大街上,一條長龍幾乎快要排到城門口了。
沒排上隊的紛紛托關(guān)系,走后面,生怕買不上。
不過好在米行老板限定了每人只能買五斗??删瓦@樣,排在后面的人還是擔(dān)心買不到米。
長安城里的糧商也在看笑話,甚至讓自家的伙計也去排隊買米?,F(xiàn)在是四錢,等皇上發(fā)現(xiàn)這詔令不起作用,收回去的時候,那就可是是四兩,十兩了。
不過,三天后,糧商們笑不出來了。
本以為李記米行最多只能支撐兩天,結(jié)果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三天了。
更讓糧商們崩潰的是,城外幾十輛打車源源不斷駛進了米行的后門。這怕是有幾百旦吧。
這是李關(guān)月故意的,讓房玄齡從太倉中取了糧食之后,特意繞道城外,在從城外大張旗鼓的運進來,要的就是讓長安城所有的米行都看到。
當(dāng)晚,長安城米行的老板,不約而同的去拜訪了李記米行的老板,李關(guān)月。
不過紛紛吃了閉門羹。
得到的只是門房送上的一句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商人逐利,但不可傷民?!?br/> 本來想拉攏這位大商人一起對抗朝廷那道指令的,結(jié)果只能失望而歸。
白吃了閉門羹的糧商們聚到了一家酒樓,開始商議對策。
“這樣可不行我,我觀李記米行運來的大米,足以支撐到秋收。”
“他哪來那么多的米?這官道不是已經(jīng)堵了么?”
“會不會是朝廷使得計策,故意讓我們著道?”
“我看不像,朝廷也沒這么多的米啊?!?br/> 沒有人往官糧方面去想,不是想不到,而是生活在這個朝代的人,根本就不敢往那方面去想。
“那怎么辦啊,真等到秋糧下來,咱現(xiàn)在的陳米別說四錢,就是三錢也賣不出去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