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讓黃忠留下副將張白騎,領五千兵馬以大陽城為營駐守黃河北岸,在河東扎下一顆釘子,也為日后返還并州留下一條后路。自己則帶著黃忠、典韋領兩萬將士南渡黃河,追擊李傕殘部,伺機收取弘農(nóng)郡。
干嘛不去追皇帝呢?劉琦在練“嫁衣神功”呢!為曹操作嫁衣!曹操肯定是不會放棄迎奉天子討天下諸侯的機會的。一個想要,一個不想要。作戲當然要做足全套!以追擊叛將、收復失地、拱衛(wèi)京師為由拖延時間。讓荀彧隨帝駕返洛陽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不讓荀彧看穿自己的心思,二來也要讓他看清漢室朝庭的無可救藥。
李傕逃過黃河后派人聯(lián)系郭汜、張濟、胡軫重集大軍五萬,屯于函谷關,自己帶兵兩萬占據(jù)弘農(nóng),以防劉琦南下?lián)尩乇P。
可惜的是他只知道并州軍厲害,卻不知道劉琦要驅擊他的決心。
十日后,劉琦大軍渡過黃河,連下曹陽、郟縣等城,直逼弘農(nóng)城。在曹陽、郟縣等地住著大量當年討董時劉琦救下百姓,等劉琦大軍到來,大家為感激當年的救命之恩,紛紛獻出糧草財物以供軍資,還派有名望之人肯請劉琦接收各縣。換句話說,老百姓歡迎劉琦占據(jù)弘農(nóng)。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李傕根本擋不住劉琦大軍收取弘農(nóng)各縣城。無奈領函谷關及弘農(nóng)之兵西撤至潼關,居險而守。
劉琦也沒打算繼續(xù)追下去,自己這么點人,想占據(jù)太多地方不現(xiàn)實。再說過了潼關就是關中地區(qū)了,董卓占據(jù)長安后,西涼的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被馬騰韓遂占據(jù)。再攻關中,董卓余部將無路可退,又將面對當年王允所面臨的同樣問題。劉琦還想回頭吃了河東郡呢,哪里還有精力去與關中、西涼群雄爭鋒。還不如將其阻隔于潼關以西,讓董卓殘黨與西涼群雄針鋒相對的好。李傕郭汜沒了小皇帝作要挾,想要擋住馬騰韓遂怕是也沒那么容易。
劉琦要面對的是如何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弘農(nóng)拿下來了,是肯定不會再拱手讓出去的,他還想北收河東,南取上洛,打通與荊州的聯(lián)系呢。
話說小皇帝一行在荀彧和高順所率并州陷陣營的護衛(wèi)下沒有再南渡黃河,而是向東準備取道河內,再過黃河經(jīng)河陰入洛陽。眼看就要進入河內境內了。郭太、韓暹等人怕大功旁落,白忙一場,又得探馬來報,劉琦大軍已南渡黃河進入弘農(nóng)境內。于是起兵攻伐護衛(wèi)在劉協(xié)身邊的并州軍和河內軍。
張楊其實是只適合作一個權臣的人,讓他處理外交,趨炎附勢倒是一把好手,帶兵打仗?根本沒那個能力!他帶來的五千河內郡兵阻擋郭太兩萬大軍,根本就是自不量力。兩軍相遇,河內軍一觸即潰。眼看郭太大軍就要追上皇帝車駕,此時劉協(xié)又已慌亂不已,打算派人說和,大封郭太等人。荀彧阻止了劉協(xié),豪言要將郭太大軍破之。群臣亦是擔心吊膽,畢竟跟來的并州軍只有三千余人,面對白波兩萬大軍,那些所謂的“能臣”們又開始騎墻了。荀彧見到群臣的丑惡嘴臉,氣憤不已,令高順領陷陣營將士列陣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