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過后,槍刃開鋒,變成了銀亮色。
“主公神威!原來我蒲氏守護千年的神兵等待的就是主你呀!”蒲元激動的再次下跪磕頭。蒲氏千年的守候在這一刻完成了使命,當(dāng)然激動萬分。
“恭喜主公獲得神兵!”趙云、甘寧也為眼前的一幕感到驚奇。這個時代的神跡、傳說比比皆是,統(tǒng)治者和上流士族常常編出一些駭人聽聞的鬼神之說來蒙蔽與麻痹百姓,以鞏固他們高高在上的統(tǒng)治權(quán)。所以眾人也僅僅是驚奇,卻也不會難以接受,因為他們心中,劉琦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好!就讓我們一起平定這亂世,破除這黎明前的黑暗!”劉琦提起“破曉”,隨意舞動了幾下,感覺非常稱手。
天一亮,劉琦與蒲元告別,帶著趙云與甘寧率一萬精與三千“神刀衛(wèi)”,北出長城關(guān)隘,準備繞道直擊彈汗山,掀了軻比能的老窩,來個圍魏救趙,以解關(guān)羽大軍之急。
興平元年(194)四月,曹操再舉大軍東進,依然以為父報仇的名義攻打陶謙。陶謙聽到驚恐萬分,遂派人向袁術(shù)、袁紹、劉備等人求救。
四月的江南總是陰雨綿綿,可四月的草原天氣已經(jīng)開始燥熱,連續(xù)行軍六日,早已人困馬乏。在離乞伏袁池五十里處扎營休整,派出大量斥候探聽消息。并州軍幾年沒有北上,鮮卑已經(jīng)忘卻劉琦當(dāng)年的警告,又開始向大漢邊境方向靠攏牧馬。
(乞伏袁池即黃旗海。乞伏,是于尊者懇求之意,反映了中原民族對北方民族懼畏與歧視心理下的求安思想。黃旗海在隋唐時期改稱為乞伏泊,由突厥占據(jù)。突厥人可能在此發(fā)生過大量傷亡的戰(zhàn)爭,故稱其為壺盧泊,意為死亡之海,后為了吉祥,取蒙古語諧音,漢譯為旌旗海。遼金時代稱白水濼,北元時稱集(即)寧海子,明代稱威寧海子,清代稱奇爾泊或亥淋淖爾,后因這里設(shè)置察哈爾正黃旗而得名黃旗海至今。因其在正黃旗二蘇木境內(nèi),故當(dāng)?shù)厝擞炙追Q二蘇木海子。)
此時的乞伏袁池可是個好地方,水草肥美,非常適合放牧,湖中還有大量的水產(chǎn)供吃膩了牛羊肉的鮮卑人改善生活。前些年龍騎營屢屢北上襲擾,占據(jù)乞伏袁池周邊的部落紛紛北遷。
隨著鮮卑內(nèi)部爭斗的不斷升級,步度根節(jié)節(jié)敗退,已經(jīng)遠遁漠北。軻比能集團不斷壯大,逐漸占據(jù)了之前步度根集團在漢境以北的大部分地區(qū),攻占鮮卑王庭,自號大單于。并南下代郡交好劉虞,獻上供品,以求依附。不得不說他的頭腦確實遠勝檀石槐的子孫和連及步度根,在草原上的聲望一時無倆,很多曾經(jīng)跟隨步度根的中小部落紛紛脫離步度根集團改投軻比能。也許是因為劉琦的介入大大地削削弱了步度根的勢力,此時的草原在軻比能的壯大下提前二十多年顯露出大統(tǒng)之勢。勢力的壯大讓軻比能完全忽視了當(dāng)年龍騎營的輝煌,也忽略了劉琦對外族的敵視。他認為自己交好劉虞也算大漢子民,而且自己兵強馬壯,現(xiàn)在他調(diào)兵十萬占據(jù)代郡,可每個部落都留有數(shù)量不等的精壯控弦之士防備步根集團偷襲,一兩千的龍騎營完全不在他的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