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都以為是新的祭祀戲法,看得不亦樂乎,陰兵揮動鋼叉套索,將青龍捆了個結(jié)結(jié)實實,就往對岸拽去。
老道士等不得明天,一伸手召來桃木寶劍,將符紙按在劍鋒處,拉出一道火光,朝著陰兵劈去。
灰色霧氣形成的陰兵好像很害怕這種火焰,連忙躲去,這才得空讓青龍掙脫束縛,重新要返回河中。
忽然那兩尊火焰力士被兩只大手抓住,身體逐漸零散崩潰,從陰兵們的身后,走出個身高超過五丈的灰影,雙眼散發(fā)黑光,身穿甲胄。
“你等快些散開!這不是祈雨祭!陰兵過道,生靈退散!”白一亭大吼,取來布口袋傾倒出所有彈丸,每顆圓鼓鼓的彈丸,落地后搖身變成個金甲力士,手持刀劍斧盾,護住河岸。
在場百姓無動于衷,白一亭凝重的表情并沒有讓他們覺悟,仍舊津津有味的看著。
孟巧巧從裝著法器的木箱里取出一串念珠,用力扯斷后朝著天空扔去,碎開的念珠化作青色罩子,將整座法臺保護起來。
那些陰兵受到鬼將影響,戾氣更重,將鋼叉朝對岸投擲過來,而青龍的去路卻被鬼將長刀堵住,就要在這里演一出刀斬青龍!
觀禮臺上,郭書答看的眼冒金星,從長袖里也取出幾道符紙,喚來幾名靈仆護在身側(cè),這幾位可就比岸邊那些金甲力士要遜色許多,身形暗淡無光。
“郭兄,你這喚靈術(shù)又有長進,恭喜恭喜!”李傕笑道。
這種使用符紙召喚傀儡的術(shù)法,是道家其中一個分支,在上古時期頗有名氣,在對戰(zhàn)中往往能完成以少勝多。
“慚愧慚愧,看著仙師手筆,我都不好意思說我會喚靈術(shù)了?!惫鶗鹂畤@一聲,望著正操控力士和陰兵們對抗的老道士。
當(dāng)金甲力士出現(xiàn)的時候,李傕就已經(jīng)確定對方的身份了,這哪里是什么術(shù)法,這是仙術(shù)!
白一亭所用的,是早已失傳的撒豆成兵之法,雖然他還沒有參透其中奧秘,但威力確是不小,和這鬼將相抗衡,絲毫不落下風(fēng)。
就在這時,十八里堡外忽然傳來戰(zhàn)馬嘶鳴聲,人群轟然而散,讓出一條道路,為首一人是封長在,身側(cè)并排而立有崔瀛、風(fēng)難卻等人,四位鹽商也緊隨其后,帶著大隊兵馬而來。
原來在沉舟城經(jīng)遇被人活埋后,天王道的兩位師兄弟便決定暫且放下爭執(zhí),先趕回宗門再做計較,因為聽到老漢所說道墟子的名號,乃是天王道當(dāng)今宗主的師叔。
這剛順著河岸一路來到十八里堡,就見此地陰氣沖天,濃郁的灰云壓住城頭,有個老道士在苦苦支撐。
封長在知道些鬼神之事,便令手下軍兵點燃火把,刀槍沾油,用火焰來對付陰兵。
法臺上老道士聽到喧嘩聲,趕忙讓金甲力士撤開個口子放陰兵進來,“爾等速速助我!滅陰兵,救龍王!”
長時間維持法術(shù),對他的消耗頗大,老道士不是吃虧的主,能用幫手絕不單干。
陰兵沖陣,封長在固然知道是老道士所為,但也不好說些什么,高舉手中馬鞭,令軍兵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