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官場,這些日子以來,就像個沸騰的油鍋一樣,隨便扔點什么下去,都會掀起大風(fēng)浪。
皇帝進(jìn)了白馬寺啦!武后又貶斥官員啦!中書令反擊,但是無用啦!
稍微有點風(fēng)吹草動,就是人群聳動,草木皆兵的。
不過,最近官場上的熱門話題,卻是一樁陳年舊事。大家都在議論,當(dāng)年有位高僧,名叫辯機(jī),生的俊美無儔,對佛法也是精通,號稱是和玄奘大師一起翻譯經(jīng)書的大和尚呢。
可這位的下場是什么呢?私通高陽公主!高陽公主送了他一個金寶神枕!還跟大和尚辯機(jī)玩野營,茍合!刺激不,你就說刺激不?
不夠刺激,刺激的還在后頭!這事兒被太宗皇帝知道了,雷霆震怒!辯機(jī)被斬首,高陽公主怏怏不樂,最后干脆謀反了!這不就被大行的高宗皇帝砍了,滿門抄斬??!好慘!連同房家,都斷了根。
你說慘不慘?可見公主和大和尚,一旦交往太密切,那就不得好死!
“大師,寺主大師!此事不可小覷!”
上官婉兒一聽說這些傳聞,就急匆匆地跑到白馬寺來,面見馮小寶,痛陳利害。她急得一頭是汗,這傳聞?wù)娴氖欠峭】伞?br/>
馮小寶倒是很淡定,自己動手,給上官婉兒泡了一杯奶茶:“上官才人,辯機(jī)僧,乃是我佛門大德高僧,沒有他,玄奘大師也修不出《大唐西域記》。卻不知,這私通高陽公主的謠言,從何而來?”
馮小寶怎么就一口咬定這是謠言呢?很簡單,但凡是《舊唐書》里沒有,而《新唐書》和《資治通鑒》里面,描寫得栩栩如生的橋段,基本上可以直接判定為謠言。
歐陽修和司馬光這兩個老腐儒,歧視婦女,敵視佛門,這兩方面都是劣跡斑斑!
身為佛學(xué)院的學(xué)生,學(xué)佛門歷史自然有一套語境,辯機(jī)這位大和尚,佛法和文學(xué)才華都非常了得。所以玄奘取經(jīng)歸來,組織翻譯的時候,請了全國九位高僧幫忙,辯機(jī)年紀(jì)不到三十,也是其中之一,可見其造詣不凡,地位崇高。
而他和高陽公主的事情呢?或許有些謠言,但在官面上,直到這時候,還沒有任何結(jié)論。
最直接的一個證據(jù),直到高宗永徽三年,給房玄齡立的碑文里,高陽長公主還是個很正面的形象。要是太宗時就砍了辯機(jī),坐實倆人的丑事,房家還會給高陽這么好的待遇嗎?
哪怕是高宗定了高陽謀反案,也沒有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
其實誰也不能說準(zhǔn)了,就有,或者就沒有。畢竟男女之事,去哪里找證據(jù)?現(xiàn)代的司法當(dāng)中,男女關(guān)系也是最難定案的。
這也就給此類謠言的廣泛傳播,種下了土壤,你說有我說沒有,誰也說服不了誰呀,辟謠都沒法辟,就看誰編的好。這玩意,那還不是越獵奇越多人聽?
上官婉兒見馮小寶風(fēng)輕云淡,更加著急了:“大師!此事不可等閑視之!人言可畏,就算大師問心無愧,雙手清白,可是一旦傳揚開去,形成輿論,再被有心人利用,圣母太后那里也不好下臺?!?br/>
馮小寶笑:“這等謠言,口口相傳,也無法阻遏,貧僧又能做什么?”
上官婉兒倒有些好奇了:“大師,莫非是胸有成竹?若有妙策,不妨告訴婉兒。”
馮小寶搖頭:“哪有什么妙策?上官才人,貧僧只是早有所料,像貧僧這樣的容貌,這樣的地位,總免不了要被人嫉妒,被人編造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