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學(xué)道,首先要筑基。
按照茅山派的法門,筑基需要百日,稱為百日筑基。
當(dāng)然,不是所有的門派筑基都需要百日,不同門派的法門不同,需要的天數(shù)也不同。一般來說天數(shù)越多,功法就越上乘。
不過,雖然法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在一定天數(shù)內(nèi)吸收天地靈氣,凝練成法力,然后在用法力筑道基。
凝練的法力越多,根基越雄厚,日后發(fā)展?jié)摿ψ匀痪驮酱蟆?br/> 但是,筑基必須要在一定天數(shù)內(nèi)完成,過了天數(shù),雖然還能凝練法力,但卻再也不能將其筑為道基。
所以,修行的前一百天是最重要的。
……
不過,姜友達表示他連入定內(nèi)視都難做到,還還談什么筑基?。?br/> 內(nèi)視又稱內(nèi)觀。指在排除外界干擾,沒有浮思雜念的情況下,合閉雙目,觀窺軀體某一部位,又稱內(nèi)觀,其目的是為了入靜。
所以,那些年紀不大,心思單純的小孩,更容易內(nèi)視,這也是為什么許多門派只收小孩的原因之一。至于姜友達這樣雖然外表看上去很小很小的樣子,只能“呵呵”了。
文才秋生二人只花了三四天就已經(jīng)相繼入定內(nèi)視,可以開始筑基了?,F(xiàn)在姜友達已經(jīng)花了一個星期了,每次一打坐閉眼,心思要么想想這,要么想想那,
再加上文才秋生已經(jīng)入定,自己卻沒有半點動靜,不由得更加浮躁,浮躁讓自己更加不能入定,不由得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最后,姜友達無法,只能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求助于《道德經(jīng)》,在心里默念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還真別說,也不知是心里作用,還是《道德經(jīng)》真的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姜友達只覺得心思慢慢平靜下來,突然精神一陣恍惚,仿佛開天辟地般,只覺得自己身體內(nèi)好像長了一個眼睛,原本一片漆黑的世界一下子明亮起來——只見一條條狹小的河道星河密布,大的如同筷子般粗細,小的好像頭發(fā)一般,河道里仿佛有河水在流動。
雖然河道甚多,但河流的走向卻涇渭分明,井然有序,讓人不得不贊嘆造物主的神奇。
不過,最吸引姜友達的注意的卻是一枚古樸的玉佩——一面雕刻著山川草木,另一面雕刻著鳥獸蟲魚。
雖然這枚玉佩上面刻得密密麻麻,但卻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讓姜友達可以看清每一個細節(jié),連山川草木的每一個細紋,鳥獸蟲魚的每一個神態(tài),動作,都看的清清楚楚,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樣。
只見那枚玉佩樹立在河道上方,發(fā)出無量光,像是太陽一般,發(fā)出無量光,仿佛任天地動蕩,世界毀滅,也能恒古永存。
看到那玉佩,姜友達心福靈犀,意識到它應(yīng)該是造成自己不斷穿越的“元兇”,也就是自己未來的金手指,下意識向那玉佩沖去,也就是一瞬間,卻仿佛無數(shù)年,姜友達明白了許多,卻不明白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