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鈴聲悠然響起,講桌后的國文老師適時放下粉筆,拍打著手上的白灰轉身。
“雖然這學期馬上就結束了,但不能懈怠,假期作業(yè)的數(shù)量可是根據(jù)期末考試成績而定的,想放假玩的暢快,就回家記得好好復習知道嗎?”
“是~~”下面一群學生拖著聲音回復。
“行了,放學吧?!眹睦蠋煋]揮手,先一步離開。
教室瞬間變得哄鬧起來。課上傳遞小紙條的人現(xiàn)在終于可以大聲說話,激情分享昨天的游戲攻略。男生們火急火燎,像倒剩飯剩菜一樣的把書冊筆盒趕進書包,勾肩搭背去社團。女生們則不急不緩伸著懶腰,各自搭話討論小九九和去哪家咖啡店玩。
同齡人之間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扯不盡的八卦和各種用于吃瓜的小道消息。
千絲萬縷的纖細敏感神經(jīng)互相觸碰,高興、困惑、迷茫、傷心……聚集在這個只有一次的時間階段里,升華為“青春”一物。
佐倉澪音沒有加入活力四溢的喧囂中。
女孩自覺來到黑板前,拿起板擦踮起腳尖,一下一下擦拭掉國文老師那龍飛鳳舞的板書。今天她負責值日。
身后的熱鬧也在減小,同學們在一批批的離開。當把黑板弄干凈后,教室已經(jīng)顯得空曠。
這倒也方便了她打掃桌椅走道間的細碎垃圾。
等提著倒干凈的垃圾桶再回來后,只剩下她一人。
其實值日生是一男一女,但這種事,男生會偷懶跑路太正常不過。
文學影視作品描寫校園生活時,喜歡側重表現(xiàn)學生們的熱血拼搏、單純無悔,那確實是永不過時津津樂道的黃金橋段。
佐倉澪音卻喜歡放學后逐漸冷卻下來的學校。
溫暖的夕陽,染成黃紅色的教學樓,行道樹錯落在石板路上的倒影,不遠處電車駛過鐵軌的沉沉聲。
繁忙落下的景色帶著慵懶的美感,刨除了急躁與煩人,讓人感到心安。
她默默收拾書包,走過被黃昏光暈撒遍的泛著光的廊道,白色的水手服也染上微紅,她的影子被拖得很長。
沒有可以一起放學回家的朋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小時候的她是個男孩子氣十足的家伙,留著很短的頭發(fā),跟一堆熊孩子在公園撒歡亂跑。作為女生來講實在是過于喜歡鬧騰了。
一次小學在打籃球的時候,由于興奮過度驟然暈倒,被救護車送到兒童醫(yī)院,醒來才從醫(yī)生那里得知自己體質孱弱的結論。
初次坐上了輪椅,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焦點,任誰見了也要打趣一句下次可別這么瘋了。
熊孩子們也被家里人批評教育過后,再不敢?guī)婧ε卤成县熑危崛跫毮伒呐鷪F體此時也不缺她這么個女漢子。
于是小學的最后一段時光便是在輪椅上發(fā)呆度過的。
她那時才明白自己有多么反感這種被許多人凝視,再一頓長篇評頭論足的處境。
升到中學,來到新的環(huán)境,為了直面體能的劣勢,她進了劇團學習,結果不斷兩頭跑,最后也沒能有什么值得回憶的中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