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
李長青在洗硯池旁臨摹《集王羲之圣教序》日久,已用爛兩支筆頭。
書體結構均稱重心穩(wěn)固字形工整,漸漸地得到楷書之真形。
但李長青臨摹《樂毅論》、《黃庭經》后,相較之下就顯得空有其形。
一直以來都不能入貼忘我,領悟王右將軍書法中的精神奧義。
看到石潭中的魚兒時而靜止不動,卻驀然間如離弦之箭游向遠方。
以靜止襯托游動時的敏捷,又以游動時的敏捷襯托懸浮在水中時的靜止。
李長青突然明白自己的書法呆滯,關鍵在落筆之靜與行筆之動間轉化不當。
不能如石潭中的魚兒般,在動靜轉化間相得益彰。
以落筆之靜襯托行筆之動,又以行筆時陡然驟停來襯托落筆之靜。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才能體現(xiàn)出書貼中的精氣神。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李長青本只是想探尋小溪的源頭,不但意外見到竹林、石潭、清泉、魚兒渾然一體的美景。
還領悟書法中的奧理,此情此景當入詩入畫。
李長青一時間沉迷在山光水色之中舍不得離開,用手指沾上清水在石塊上開始練字。
顧局從張大年那里詢問到李長青的住處,坐上司機的車直接開往嶺下鄉(xiāng)政府。
在嶺下鄉(xiāng)副鎮(zhèn)長劉三明的陪同下,立即驅車前往李家坳。
劉三明知道這位顧局可不簡單,傳聞馬上就要更進一步,態(tài)度非常殷勤。
李建國早就接到劉三明的電話通知,知d縣教育局顧局長要來李家坳。
自從李家坳小學撤銷后,村里孩子的讀書問題一直是李建國的心病。
來支教的老師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走,也不是長久之計。
李建國不知d縣教育局局長為什么會突然來到李家坳,但很看重這個機會。
“歡迎顧局長、劉鎮(zhèn)長來李家坳視察指導工作!”
當鄉(xiāng)鎮(zhèn)府的車領著縣教育局的車剛抵達村頭的時候,李建國等候著道。
“顧局,這是李家坳的村支書李建國,是名久經考驗的老黨員!”,劉三明介紹道。
“呵呵,李書記,你好!”,顧局跟李建國握手笑著道。
“顧局長,您可別笑話我了,我算哪門子的書記?”,李建國也笑著道。
“哈哈,你這書記可管理著一個村呢,聽說李家坳小學有城里來支教的老師,帶我去看看!”,顧局很平易近人地道。
“好好,可多虧了那幾位老師!”,李建國應答道。
“嗯,我們現(xiàn)在去認識一下!”,顧局點點頭道。
“這是小孟,人家可是漢江中文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崩罱▏钢显瞥堑馈?br/> 孟云城很禮貌地點點頭,并沒有過多的反應。
“這位是小沈,魯迅美術學院大四的學生!”李建國又引薦沈若琳道。
“顧局長好!”,沈若琳微笑著道。
“都是才華橫溢的年輕人,謝謝你們支持谷陽縣的教育工作!”,顧局一一握手道。
“顧局,晚上來我家吃飯,都是農村的家常菜!”
李建國陪著顧局在李家坳小學簡單地走完一圈后很熱情地道。